怎样进行有效的教学反思
〔关键词〕教学反思;有效;过程;
依据;形式
〔中图分类号〕 G6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4)
17―0041―01
教学反思是教师以自己的教学实践为思考对象,对自己的教学行为以及由此所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剖析的过程。它是提升教师教学能力和教学效益的“助推器”,也是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平台。叶澜教授说: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难以成为名师,但如果写三年反思则有可能成为名师。由此可见教学反思的重要性。笔者认为,要进行有效的教学反思,需关注以下三个方面。
一、有效反思需思之有“物”
1. 要反思“特色”是什么。教学特色是指教学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独特风格。独具特色的教学,给人的感受是别样的,给人的回味是无穷的。它蕴含于诸多要素之中:在教学理念上,看主体地位的突出,主导作用的发挥;在教材处理上,看教材特点的把握,知识联系的沟通;在教学方法上,看教学层次的呈现,实践活动的安排;在教学方式上,看学生参与的程度,知识获取的过程;在教学效果上,看教学目标的落实,创新意识的培养等。
2. 要反思“精彩”在哪里。精彩的教学片段体现在教学过程的方方面面:如引人入胜的课堂导入、师生互动的课堂氛围、得心应手的教具使用、画龙点睛的难点突破、出神入化的学法指导、韵味无穷的课尾总结等。
3. 要反思“偶得”有哪些。教学偶得是指教学过程的意外收获。它往往来自对课堂意外事件的处理。面对学生异想天开的“发问”,教师如何应对;面对学生的偏差理解,教师如何引导等等。意外的收获往往来自学生思维火花的捕捉,学生发现问题的独特渠道;提出问题的独特途径;分析问题的独特思路;解决问题的独特见解等等。
4. 要反思“缺失”在何处。上完一节课后,总会有或多或少的遗憾。哪些内容处理不当;哪个环节安排不合理;哪个重点不够突出;哪些问题设计的不科学;小组合作学习还需哪些改进;哪句评价语点评不得体等等。
5. 要反思“效果”如何。每一节课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预案的实施情况。通过本节课教学,教学的目标是否达成,教学的效果是否良好,教学的组织是否科学,活动的安排是否合理。教学之后,应及时撰写教学反思,为今后再教学这一内容提供借鉴。
二、有效反思需思之有“据”
教学反思有价值还需要思之有“据”。这里的“据”是优质教育的要求。可以为教学反思提供“据”的主要的来源可以包括三个方面:
1. 新课程理念。新课程理念和课程标准是现在教材编写和教学实施的基本依据。教学资源、教学方法的选择都要符合课程标准的要求,离开了这一点,教学活动就会成为
“无源之水”。
2. 学生发展。教学的本质是促进学生的发展。教师的教学行为是否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学生是否有所收获并得到发展是我们始终要关注的问题,离开了这一点,教学活动就会成为“无本之木”。
3. 教学效果。课堂教学是师生交流互动的过程。从细节上讲,一堂课教学程序、教学环节安排是否合理,活动的组织、教师的点拨引导是否到位,学生参与学习是否积极主动,学生的主体地位是否突出,课堂的气氛是否活跃,课堂教学效果是否较好等,都是促成教学
怎样进行有效的教学反思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