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灰椋鸟听课体会.doc


文档分类:中学教育 | 页数:约2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2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2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灰椋鸟》听课体会
李蕊良老师从语言出发,整堂课不枝不蔓,通过各种手段复现文本的情境,让学生在母语的怀抱,浸润在母语的芬芳中,感受到母语的流动。她带着我们走近灰椋鸟,发现了这不起眼的小鸟的好看之处,让我们相信,“世上从来不缺少美,只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
1、在语词深处,挖掘文本内涵
李老师在教学过程中以“好看”为关键词,引导学生在阅读中不断发现,不断推进,透过作者细腻而
生动的描述,在语词的深处,挖掘文本鲜活的内涵,使之成为学生内心呼之欲出的情思与感动。她紧
扣文中的重点字词,进行讲解,带领学生通过朗读、细读、想象等方式一步步踏进文本的河流。如:
情境对话,师扮演先回来的灰椋鸟,呼唤同伴,生扮演朋“应和”,“喂——”“哎——”……多么
地富有趣味,学生在这样的氛围中也自然而然地懂得了什么是“应和”。又如:李老师配乐朗诵,学
生一起闭上眼睛感受灰椋鸟排空而至的场面。从“整群整群”、“数百米长”、“巨大”、“一批一
批”、“浩浩荡荡”等词语,感受到了灰椋鸟归林的恢宏气势。
2、在拓展延伸处,提升文本内涵
在导入时,李老师就为学生提供了资料卡,初步了解了灰椋鸟的主要特征和生活习性。在学生对文本
深入阅读后,知道了人造林,林养鸟,鸟是人类的朋友,树林是鸟的家园,这就是一种大美,和谐之
美之后,伴着音乐老师还给学生简介了作者。这样,不但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而且进一步引导学生
走近作者,了解生活,实际上是对文本的一次更深的学习。
    在这种学习的氛围中,我感觉学生像是一下子长大了好多。这样的课堂上的人文熏陶,对于学生
是一种思想的提升,对于听课的老师是一种美的体验。
汪黎骄
2016年6月6日

灰椋鸟听课体会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2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mh900965
  • 文件大小24 KB
  • 时间2018-07-17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