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1948年诺贝尔奖获得者.ppt


文档分类:论文 | 页数:约10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0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0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1948年诺贝尔奖获得者
——帕特里克·布莱克特
(Lord Patrick )
帕特里克·布莱克特
青年帕特里克·布莱克特
老年帕特里克·布莱克特
生平简介
英国物理学家,社会活动家
1897年11月18日生于伦敦
1921年剑桥大学毕业,后在卡文迪什实验室
搞了10年研究工作
1933年任伦敦大学物理学教授
1937年任曼彻斯特大学兰沃西讲座物理学教授
生平简介
1942-1945年任海军部运筹学研究组组长
1946年曾获得美国功勋奖章
1949年以后任国家研究发展有限公司委员会成员
1954-1958年任欧洲核研究机构科学政策委员
会成员
1953年任伦敦大学帝国理工学院教授和
物理系主任
1955-1960年任国立核科学研究所管理委员会成员、战略研究所委员会成员和皇家国际事务研究所委员会成员
1956年获得皇家学会的科普立奖
1965-1970年他被选为英
1969年被封为终身贵族
1974年7月13日在伦敦逝世
布莱克特在科学上的重要贡献是改进了威尔逊云雾室和照相技术,创制了自动计数控制的云雾室照相技术,借助于它来研究宇宙射线得到了许多重要发现。
由于布莱克特改进威耳孙云室方法及在核物理和宇宙线领域的发现,获得1948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重要贡献
布莱克特在卡文迪什实验室期间,,布拉开特致力于云室研究粒子对原子核撞击的问题。布莱克特用改进的云室技术拍摄粒子撞击氮原子核的轨迹,他以每15秒钟扩张云室并照摄一次的速率摄得大量的轨迹照片,从中间找到了有分叉的轨迹。他根据轨迹的形状,应用电荷、质量与动量守恒原理,断定氮的原子核被粒子撞击后分裂为一个质子和一个重核,它是带电的氧17,即氧的一个同位素。这是世界上表明原子核受撞击而导致核转换的第一张照片。
重要贡献
后来布莱克特与奥恰利尼(Occhialini)用云室研究宇宙射线。由于宇宙射线稀少,如果让云室随机扩张拍照,大约每百张照片中只有3至5张上有宇宙射线的轨迹。他们巧妙地想到云室摄影的自动化问题,解决的办法是在立置的云室上下二边各装置一个盖革计数管,这样每条穿过两计数管的射线必亦穿过云室,使

1948年诺贝尔奖获得者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0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likuilian1
  • 文件大小422 KB
  • 时间2018-0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