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2 2 2
第 4 卷第 4 期亚太传统医药 Vol. 4 No. 4
2008 年 4 月 Asia Pacific Traditional Medicine Apr. 2008
中药药代动力学研究意义及现状
曹露晔,谢黛,杜敏
(广东化工制药职业学院,广东广州 510520)
摘要:从中药复方的特点和研究现状入手,对有效成分明确和不明确的中药及其复方制剂在药动学上的应用进
行了论述和比较,指出了各种研究方法存在的不足;强调应进一步加强对中药复方药理学和药物动力学的研究,
用科学的语言阐明中药复方的作用过程和机理;此举将对中医药实现现代化,走向国际市场产生重要影响。
关键词:中药;药代动力学;中医药现代化
中图分类号:R2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 2197 (2008) 04 052 03
药。现代药理学研究已初步证明复方药效的发挥并
1 中药药代动力学研究意义
非是简单的单味药相加或毒性的相减,而是方中药物
中药及其复方的药物动力学研究,是近十多年兴之间所发生的协同、制药或改性等作用,使复方达到
起的中药药理学分支,主要是研究药物在体内的吸预期的治疗目的。目前,国内对复方的研究中,有相
收、分布、代谢和排泄,用数学模型来定量描述药物在当一部分在药理效应及临床疗效的观察阶段,虽然也
体内的动态过程。它对中药药理学及中医临床医学引用了一些西药药理学手段,但仅表现在对几个特异
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中药药动力学研究是阐明性指标的观测上,且重复研究居多,所研究的中药复
中药作用机理必不可少的环节。药代动力学参数可方组成不稳定,药效重现性差,难以全面而准确地反
以为毒性试验设计和毒理效应分析提供依据。受多映出复方药物的作用机制,这使得国内复方制剂稳定
种因素的影响,毒性试验观察到的毒性反映往往不与性差,质量标准不高,较难与国际医药市场接轨。中
剂量相关而与血药浓度相关,如果高浓度的药物剂型药成分十分复杂,即使是单味药物,其所含的有效成
不利于药物吸收,进入体内的药量与剂量不成正比, 分也达数种之多;而且在多数情况下又是以复方制剂
就有可能造成毒性剂量评估上的偏差。众所周知,进给药。许多中药到目前为止其有效成分和作用机制
行中药及其复方制剂的药代动力学研究会有不小的还不是很清楚,加之中药中的一些有效成分含量很
困难,因此,更需要广大的医药学工作者集中力量,找少,并且还有不少结构相似的类似物。来源产地不
出中药作用中有代表性,有规律性的机理或具有可行同,不同季节采收,不同方式加工等特点,使得常规的
性、可操作性的系统研究方法学,使中药药代动力学化学分析以及数据的解析产生困难,实验结果不易重
的研究更科学、更系统,更能满足现代临床治疗的要复,给药代动力学的研究带来了许多困难。
求。
3 中药药代动力学研究的现状
2 中药复方的自身特点及中医对药代动力学
中药的药物代谢动力学的研究与西药相比有很
的认识
多不同的地方,因此决定了其研究方法也存在一定的
中药复方是中医防治疾病的主要手段。中医理差异。一般按有效成分明确的中药及其制剂的药物
论的特色之一就在于强调“人”的整体观,发挥药物的代谢动力学研究和有效成分不明的中药及其制剂的
整体调
中药药代动力学研究意义及现状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