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课时五以内的加法总第( )课时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44页的例题,第45页"想想做做"的习题。
教学目标:
在具体情境中初步理解加法的含义,并能正确计算5以内的加法。
发展初步的观察,理解和语言表达能力。
初步学习用加法计算解决问题,树立数学意识,增强学习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初步认识和理解加法的含义,并能正确计算5以内的加法。
教学难点:发展初步的观察,理解和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准备: 多媒体
教师、学生
活动安排
教学过程
个人修改意见
复习:
游戏:快速抢答;
5可以分成2和( ) 1和3合成( )
( )可以分成2和2 1和( )合成2
3可以分成( )和2 4和1合成( )
二、认识加法、理解含义:
1、谈话:我们在学校里上学,不仅要学习,而且要劳动。看,一些小同学正在校园里干什么?出示例1图。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话说出图意,提出问题。
2、提问:怎样表示把3个人和2个人合起来是5个人呢?(板书:3+2=5)让学生猜一猜,"+"表示什么意思?通过交流,明确是"合起来"的意思。
读算式:3加2等于5。
小结:"+"的名字叫"加号",它代表了一种计算方法--加法,把两部分合起来,求一共是多少,就要用加法算。
三、学会计算,掌握方法:
1、连续出试一试的两幅图,让学生说出图意。
2、引导学生根据图意列出加法算式。
提问:算式中的每个数代表什么意思?在小组中互相交流。
3、谁知道得数多少?是怎样想的?
教师对学生合理的方法都加以肯定。
四、实际应用,深化新知。
1、"想想做做"第1题。
谈话:小动物们看到同学们学得这么好,纷纷把自己的宝宝带来向大家学习。你们看,谁来了?
(1) 出示图1,学生说图意,提问题,列算式计算。说说怎样算出来的?
(2) 出示图2,图3,按图1的要求完成。对算式的含义在小组中交流。
2、"想想做做"第2题。
谈话:聪明的小青蛙,看到大家在学习,自己也想学加法。回家后,列了许
五以内加法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