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四川石棉地区玉石矿床地质特征.doc


文档分类:行业资料 | 页数:约6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6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6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郭建强
张建明
(四川地勘局区调队)
摘要:石棉地区的玉石矿产大都属中低档的玉石石料。按玉石的质地、色彩、花纹可划分出象牙玉、蛋白玉、汉白玉、桃红玉、翠荷玉、碧玉等六种。从各类玉石矿产的产出地质条
件,矿体产状以及玉石矿的结构构造等特征判断,其成因属接触变质和动力变质。
关键词:玉石 矿床成因 找矿标志 石棉地区
近年来,笔者等人在石棉县西部地区参加 1∶5 万区调工作时收集了大量玉石类矿产资料,
共发现玉石矿产地 10 处,可分为象牙玉、蛋白玉、汉白玉、桃红玉、翠荷玉、碧玉等六种玉石矿。
这一发现,填补了石棉地区玉石矿产的空白,对该地区今后找矿和开发均有重要的意义。
矿区地质概况
1
矿区位于石棉县西部,北起银厂沟,南至瓦斯。区内出露地层有震旦系苏雄组、观音崖组、
灯影组、泥盆系棒达组、河心组,二叠系铜陵沟组和三叠系白果湾组。主体为一套碳酸盐建造
(图 1) 。
矿区内岩浆活动强烈,发现有海西期和喜马拉雅期的基性—超基性侵入岩体。海西期侵入体分布在区内先锋改池—蟹螺芍药槽一带,呈岩墙、岩床产出,走向多数近南北,面积一般不足 1 km2 ,一般长 300~600 m ,宽数米至 50 m 。岩体分异明显,核心部分为辉橄岩,向外依次为
辉石岩、辉长岩、辉绿岩等。侵入的最高层位为铜陵沟组,并发育宽窄不一的接触变质带。岩体普遍蛇纹石化、次闪石化、钠黝帘石化的绢云母化,并有透闪石石棉生成。喜马拉雅期侵入体主要为浅成相的辉绿石脉,侵入于区内各个时代的地层中,并均产生数米宽的热蚀变带。
区内主要构造线方向为 SN 向和 N N W 向,属一单斜构造。断裂发育,早期发育近 SN 向的逆冲2推覆型韧性剪切带和 SN 向、N N W 向压扭性脆性断裂; 中期发育平移型韧性剪切带;
晚期则表现为 N W 向左行和 N E 向右行的共轭脆性断裂及近 EW 向张扭性断裂,它们切割了区内早中期断裂,并破坏区内的矿体。
矿床地质特征
2
211 玉石产出特征
石棉地区的玉石,多产在基性—超基性岩侵入于震旦系灯影组地层的接触带上,少数产于断裂带旁侧。矿体展布方向为近 SN 向,出露标高在 1300~1600 m 之间。由于玉石分布多在悬崖陡壁处,出露长度无法准确测定。其产出特征详见表 1 。
图 1 石棉县西部地区玉石矿点分布图
1 —逆冲2推覆韧性剪切带;2 —平移韧性剪切带;3 —角岩带;4 —调查区; 5 —玉石矿点; T bg —白果湾组; T z —杂谷脑组
T z g —扎尕山组; T b —菠茨沟组; P d —大石包组; P e —峨嵋山玄武岩组; P s —三道桥组; P t —铜陵沟组; TL —溜沙坡群
D h —河心组; D b —棒达组; Z d —灯影组; Z g —观音崖组; Zs —苏雄组; Ar - Pt —康定杂岩










透镜状, 最大脉厚 20cm , 长 40 ~
∠50°。由北往南,质量由好变差
256°∠40°
层厚 1 . 2~1 . 4 m
有 4 层,宽 8 m 、20 m 、5 m 和 59 m
50~95cm ,少数在 100cm 以上
212 玉石特征
矿区内,构成玉石的岩石主要为大理岩,次为滑石片岩。色彩

四川石棉地区玉石矿床地质特征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6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zxwziyou8
  • 文件大小289 KB
  • 时间2018-07-18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