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州市服务业发展“十一五”规划
(讨论稿)
为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大及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加快振兴沧州市服务业,充分发挥其在促进全市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确保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翻两番三步走战略的顺利实现,结合我市实际,特制定本规划。
一、发展基础
“九五”时期以来,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逐步提高和产业结构调整步伐的加快,我市服务业在经济规模、内部结构、服务领域和就业容量等方面取得了一些积极的变化。
(一)对国民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增强。“九五”时期以来,%,,%%,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
(二)内部结构调整加快。服务业发展呈现多样化趋势,市场化、社会化程度进一步提高,培育了东光群光物业机关企事业单位后勤服务社会化、吴桥农业110服务中心、海兴农民工进城就业服务中心、沧运集团现代物流等一批新型服务业态。从服务业内部结构看,批发零售、餐饮、交通运输等传统服务业服务项目增加,服务质量改善,所占比重有所提高,到2003年所占比重为50%,。通信、文化教育、社会服务业、科研和综合技术等新兴服务业快速增长,所占份额上升,到2003年,新兴服务业所占比重为18.
4%,,%,;%,;邮电通讯业所占比重为4%,;全市电话拥有量208万部,。金融保险业经营质量下降,增加值和所占比重大幅度下降,%,%。
(三)新型业态发展较快。连锁经营、物流配送等新的组织形式和经营方式不断涌现、发展迅速。2003年,全市连锁经营店达到412家,比年初增加100家。其销售额增长速度大大超过传统的零售商业。好日子、富达、信誉楼等连锁经营企业成为我市新兴业态的领军企业,年销售额均在亿元以上。全市物流配送企业5家,沧运集团现代物流中心是我省首家从事第三方物流的大型物流企业。
(四)市场体系进一步完善。初步形成了较为完备的商品市场、要素市场和市场调控体系,为服务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2003年,全市商品交易市场达到519个,其中:消费品市场497个(农副产品批发市场93个,工业消费品市场30个,综合市场374个)、生产资料市场22个。按规模分,超亿元市场28个,有8个市场挤身河北省百强市场,3个市场挤身省30强市场。2003年,全市市场年成交额达到228亿元,%。技术、人才、产权、金融、房地产、信息等八大要素市场也有了较快发展,2003年达到325个。
(五)吸纳就业能力提高。2003年,,比1995年新增就业机会3万多个;%,不仅吸收了大部分新增劳动力,而且还吸收了部分从一产、二产转移出来的劳动力,稳定社会的作用进一步显现。从就业渠道看,商贸餐饮、交通邮电、科教文卫和社会服务业等领域成为吸纳就业的重要渠道。
(六)投资比重逐步上升。1995以来,%。 2003年服务业投资总额达到110亿元,比上年增长20%,占全社会投资的比重连续7年超过60%。基础设施、教育、房地产、信息、社会服务等领域已成为投资热点。
(七)对完善并增强城市功能、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发挥了重要作用。“九五”时期以来,服务业领域一批重点项目相继建成,大大增强了城市服务功能,明显缓解了电信、道路交通等基础设施“瓶颈”制约,城市环保、绿化取得了较好的成效,市容市貌有了很大改观;商业餐饮业、旅游业和社会服务业等行业快速发展;教育、文化娱乐、医疗保健和体育健身等服务性消费的比重不断增加,市民的出行、居住和消费环境进一步改善,生活质量不断提高。
我市服务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在主观上:一是思想观念落后,认为服务业只是工农业生产的
“副产品”,未能把服务业视为促进经济发展的动力。
在客观上:一是受体制性障碍影响,一些行业中,国有经济比重大,垄断程度高,多方面制约着服务业的健康发展。二是城市化水平低,尤其是农村服务业和机关企事业单位后勤服务社会化滞后,服务业发展空间受到局限;三是居民收入水平不高,消费能力不强,制约了服务业的快速发展。
在产业发展上:一是比重偏低。。服务业发展相对滞后,制约了一、二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和整个经济运行质量的提高。二是结构不尽合理。现代服务业虽然发展较快,但基数低、规模小,缺乏带动力强
沧州市服务业发展十一五规划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