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议论文中对比论证方法的运用.ppt


文档分类:中学教育 | 页数:约18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8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8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正反对比论证方法的运用
1、列举几个常用的论证方法
一、学习正反对比论证方法
2、有哪些课文在议论时运用了正反对比的论证方法?
一、学习正反对比论证方法
3、在运用正反对比论证方法的过程中要注意什么问题?
一、学习正反对比论证方法
正反对比论证方法: 把两种矛盾或对立的事、理加以对比,从正反两方面进行分析,从而揭示事物的本质,使所阐述的道理更加深刻,更有说服力。
范例语段
恒,是事业的基因,是任何期待事业成功者的法宝。有恒,才有了司马迁含垢忍辱苦著而成的《史记》;有恒,才有了“陈氏定理”的诞生;有恒,才有了几十吨矿渣中提取的几克镭。没有恒,哪里会有顾炎武那万字如一的蝇头小楷?没有恒,白炽灯也只能永远是神话;没有恒,任何人都永不会有事业的成功!恒,一个恒字,催化着事业的成功!
例4: 论证分析: 1、人需要学问,更需要道德。只有学问的人,易误入歧途;只有道德的人,道路曲折。当学问与道德同在时,人生的道路会变得光明。 2、道德与学问的关系就好比果皮与果肉的关系。道德高尚,却鲜有才学,如同一个能看不能吃的果实;空有学问,却道德溃败,也只能说是再饱满的果肉,缺乏果皮的保护,最终只会弄脏他人衣服又跌坏自己。道德与学问,是人实现社会价值与自我价值缺一不可的两个条件,只有二者兼具,才能正确成就自我。
二、点评练习
例5 1、反面例子:方仲永是令千万人为之叹息的曾经的“神童”,他在小的时候便已有过人的才华,但因为他的父亲老是带他四处显摆,使他失去了发奋学习的机会,最终让他的疏懒于读,使他无异于常人。 论证分析:天才是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加上百分之一的灵感。可见,成功并不是唾手可得的,再聪明的人如果不下功夫,不流汗水,是不可能成功的。业精于勤,荒于嬉。如果不勤奋,那便难以做到知识的积累,更不必谈个人的成就了。 2、反面例子:方仲永天资过人,很小的时候就已经表现出与别人与众不同的才赋,才华横溢的他却在后来没有勤奋去学,结果不久就变为平民了,可见不勤奋,就算拥有惊人的才华也最终会泯灭。
二、点评练习
例5 3、反面例子:仲永五岁作诗,但因后天不勤奋最后连普通人也不如。 论证分析:勤奋铸造成功,勤能补拙,笨鸟先飞的确是真理。 4、反面例子:李阳在他还没有成为英语霸王时,他的成绩是很差的。从来没有合格过。但他并没有灰心,每天坚持大声的读英语,记英语,就这样,一直坚持下来,英语不断提高,还成为英语霸王。
二、点评练习
例5 5、反面例子:仲永原本是一个十分聪明的神童,很小就能够写诗作赋了,但由于后来整天被父亲带去会见宾客,缺少后天的勤奋学习,他原有的才能也渐渐消失了,最后变成了一个普通人。 论证分析:张溥虽然先天不聪明,但他后天不断的努力,最终取得成就。仲永虽先天聪明,但后天不努力,所以最后才能尽失。由此可见,即使原来很笨拙,但只要不断努力也能成功。但若因为先天聪明就不努力,往往不会取得多大成就。
二、点评练习
示例5:观点:勤能补拙
就拿我国明代的张溥来说,他小时候很“笨”,别人读一会儿就能背下来的东西,他往往要读几十遍才能背下来。但是,他并没有灰心,每拿到一篇文章,先认真抄一遍,校正好,再大声朗读一遍,然后烧掉,接着再抄。这样,一篇文章往往要抄六七遍。后来,他逐渐变得文思敏捷,出口成章。26岁写下了名扬天下的《五人墓碑记》。
相反,仲永5岁就能赋诗,可谓天赋出众。凭着聪明,他父亲带他四处作诗炫耀。仲永再也不思进取,长大以后,他变得庸庸碌碌,"泯然众人矣"!
不难看出,张溥虽然很“笨”,但他肯勤学苦练,正是勤学苦练才使他的文思变得逐渐敏捷起来,26岁就写下了名扬天下的《五人墓碑记》;而仲永虽然天赋出众,但他后来不思进取,不能做到勤学苦练,因此,长大以后他变得庸庸碌碌,“泯然众人矣”! 由此可见,尽管先天智力因素的差异不可否认,但后天的勤奋则能弥补先天智力上的不足。

议论文中对比论证方法的运用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8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cjrl214
  • 文件大小0 KB
  • 时间2015-06-28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