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有线电视三大技术指标.doc


文档分类:行业资料 | 页数:约3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3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3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有线电视三大技术指标
一个有线电视网络系统性能的好坏,我们通常都用载噪比(C/N)、组合三次差拍比(CTB)、组合二次差拍比(CSO)进行衡量。国家广电行业标准(GY/7 106-1999)规定:有线电视系统的载噪比≥43db、组合三次差拍比≥54db、组合二次差拍比≥54db。那末这三大指标的含义是什么?在这里向大家逐一介绍。
一、载噪比
定义:在系统的指定点,图象或伴音载波电平与噪波电平之比(用db表示)。
噪声是一切干扰信号的泛指,它的存在影响着有用信号的清晰度。在有线电视系统中的噪声主要是热噪声。在日常,我们打开电视机,不输入任何信号,我们会看到屏幕上布满了无规则的黑白点,即所谓的“雪花”点,这些“雪花”点就是噪声在电视屏幕上的反映。
有线电视的噪声主要是由热噪声和散粒噪声所组成。热噪声主要是由导电体内部的自由电子无规则的热运动所产生的,噪声功率的大少和工作频率、工作带宽、工作温度有关,,。散粒噪声则是由放大器等有源器件内的半导体所产生的。这些噪声不论有无信号,它总是存在并具有起伏特性。在图象上表现为“雪花”干扰,是难以抑制的。图象的清晰度将随着噪声电平的增加而下降,为了衡量CATV系统的接收质量,所以用载噪比来定量描述它。它的数学表达式是:C/N=10*lg(载波功率/噪声功率),单位是db。
在CATV系统中,用户端的功率是前端的热噪声加网络中所有串接的放大器自身所产生的噪声之和,放大器是一个有源器件,其内部是由晶体管、电阻等电子器件组成,所以每个放大器自身也必会产生噪声,放大器在对信号进行放大的同时也将噪声叠加到输出端,这样,输出端的信号载噪比必然比输入端的信号载噪比低。为此,我们就用输入载噪比和输出载噪比的比值来衡量放大器的噪声指标,定义为噪声系数,用F来表示,这个系数通常都由生产厂家提供。
根据以上所述,一条由多个放大器串接而成的CATV电缆网络,后一级放大器的输入载噪比肯定比前一级放大器输入载噪比低,这就是为什么在有些CATV系统中,为保证载噪比的指标,越后级的放大器的输入电平要求就越高的原因。多级同一型号放大器串接链路载噪比的计算公式是:
C/N=Vi-F-10lgn- (db) Vi为输入电平;F为放大器的噪声系数;n是串接的放大器级数;。
二、CATV系统的非线性失真
在整个CATV网络系统中,使用了大量的有源器件,如电缆放大器、光收发机等,这些有源器件都会产生非线性失真,这些非线性失真的结果会在系统上产生很多新的频率分量,称之为产物。如果这些产物落在播出频道带内,就会对这些频道的图象产生干扰,如图象拉丝、网纹干扰、“雨刷”干扰、“串象”等,根据对图象的干扰表现方式,非线性失真可分为交扰调制干扰(又称交调失真)和相互调制干扰(又称互调失真)两类。
所谓交扰调制干扰是当CATV系统同时传送两个载频不同的调幅波时,通过系统的有源器件会使这两个射频信号相互作用而使电视机通带内的有用信号受到通带外的干扰信号的调制而形成的干扰。其特点是:1、当收到有用信号时,才出现干扰,有用信号消失则干扰信号也消失。2、干扰信号远大于有用信号时,会造成“阻塞”(此时电视机看不到任何图象)。3、干扰频率与信号频率的间隔可以

有线电视三大技术指标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3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274030239
  • 文件大小33 KB
  • 时间2018-0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