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加教学工作十几年,我深深的感受到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不仅要教好书,更重要的是培育人,只有具备高尚的师德,真正的热爱学生,走进学生的心灵,才能把教书育人的工作做好。
一、多一些理解和宽容感动学生
在教育工作中,爱是基础,是本质,是师德的核心,爱是教师最基本的行为准则。教师有了这种爱,就会自觉主动地深入到学生的内心世界,并以自己崇高的人格与学生平等地交流交往,真正地对学生的未来负起责任;而不会仅仅以分数来评价学生,以分数来区分学生。
我曾教过一个男生,学习不用功,基础还不错,但性格不是很好,执拗而任性,逆反心理特强,不能和老师同学友好相处,多次打架伤人受到处分。我接班后,经常和他谈心,讲述生活中正反例子让他琢磨,开导他宽容和忍让是处世的美德,和他商量改进的办法。精诚所至,金石为开,该生慢慢变好了。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取消了处分,顺利考上一中,并在班里当了班长。
二、多一些道理和知识折服学生
教师要把自己的学生培养成为全面发展的有用人才,就必须把书教好。这就要求教师要具有渊博知识、多才多艺,和学生打成一片。
我曾被学生亲切的称呼为“博师”,学生都很喜欢上我的课,不是因为我有多漂亮,而是因为我博学多才,
在我的课上,你能知道人的一根头发丝的直径为70微米,是红光波长1/8的886倍还要多,放大3840万倍是2688米等等。学生的求知欲每节课上都能得到满足,甚至得到的是享受,学生不仅从心底里佩服,并成为了我的崇拜者。
三、多一些示范和榜样影响学生
叶圣陶曾经指出:“教育工作者的全部工作就是为人师表,为人师表首先必须有高尚的人格作保证。教师的榜样像一面旗帜,树立在孩子面前。教师的一言一行,具有鲜明的示范性。教师的言传身教,能感染、感化孩子,形成号召力;教师良好的心理品格、道德水平、敬业精神等,使孩子感到可信、可亲,形成凝聚力;教师要求孩子做的,自己必须率先垂范,才能使孩子感到可敬、可佩,形成制约力。如教室里有纸屑,我总是弯腰捡起来扔进垃圾筒,一个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动作,就会对学生产生一定的影响,许多学生都会捡起自己座位边上的纸屑。通过我的言传身教,用实际行动感化和教育学生,天长日久,学生养成了良好的习惯。
4 q! A; T+ J6 V4 `3 h% e0 S 四四四四、多一些欣赏和赞美激励学生
师生关系是一种互动的社会交往关系。教师应站在新的时代的高度,要突破“师道尊严”思想的束缚,以一种平等心态来对待学生,善于挖掘他们的闪光点,树立起他们的自信心。
我班一名男生学习较差,但在田径上有特长,作为队员被体育老
师德标兵个人事迹材料 (1)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