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美学原理名词解释.doc


文档分类:资格/认证考试 | 页数:约34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34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34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美学原理》名词解释
1、美学:从根本上说就是一门关于人的审美价值的学科。
2、美的形象性:是指美的事物和现象都是形象的、具体的、不是抽象的。美是人的末质力量的对象化,凡是美都是形象,能够被人的感觉直接把握。
3、美的社会性:是指美依存于人类社会,具有客观的社会内容。是美与人类社会不可分割的属性。
4、美是多层累的突创:是关于美的创造的学说,认为美的创造不是某种固定的实体所致,而是多处因素的积累,是一种多层累的突创。基本含义是(1)从美的形成来说,它是空间上的积累与时间上的绵延,相互交错,所造成的时空复合结构;(2)从美的产生和出现来说,它具有量变到质变的突然变化,我们还来不及分析和推理,它就突然出现在我们面前,一下子整个抓住了我们。
5、毕达哥拉斯学派:由古希腊哲学家毕达哥拉斯及其信徒组成,成员我是自然科学家。他们认为万物最基本的元素是数,认识世界就在于认识支配着世界的数。美表现于数量比例上的对称与和谐,音乐就是对立因素的和谐统一,人体的美就在于客观事物的均衡、对称、和谐、多样统一以及黄金分割等形式,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6、美的客观性:是指美是客观的,是不依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
7、“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是德国古典学的集大成者黑格尔提出的著名命题。他从客观唯心主义出发,认为只有理念才是美的,而且美的理念要获得一种感性的显现,要表现为一定的感性形象,才成为美。
8、美在愉快说:是西方关于美的本质的一种学说,认为事物引起的人生理和心理的快感的美的真正本质。代表人物有休谟等。
9、美在关系说:是西方关于美的本质的一种学说,认为美存在于客观事物本身包含着的某种关系中,这种“关系”才是美的本质。这是法国启蒙思想家、美学家狄德罗提出的对美的本质的认识。
10、美是生活说:美的本质的一种说法,认为美存在于现实生活中,生活才是美的本质。它是由俄国19世纪现实主义美学家、革命民主主义者车尔尼雪夫斯基提出的。
11、美是理念说:西方关于美的本质的一种学说。认为物质感性世界不存在美或美的属性,美与某种超现实存在的神秘的非物质性的精神实体紧密相联,由于这种精神实体的注入或显现,才使客观事物成为美的。代表人物有柏拉图、黑格尔等。
12、移情说:是西方美学中有广泛影响的美的本质论。它夸大移情的作用,把美的根源和本质归结为人的移情,否定美的客观存在。它盛行于19世纪,曾经一度成为很有势力的一种美论。代表人物有立普斯等。

13、心理距离说:是西方现代美学中有影响的美的本质理论之一,认为美产生于审美主体对审美对象保持的适当的心理距离,否认美的客观存在。代表人物是布洛。
14、美在形式说:西方关于美的本质的一种学说,认为美仅在于事物的形式特征,即事物外部诸因素之间的和谐,忽视了事物内容的审美价值。如毕达哥拉斯学派。
15、美在完满说:西方关于美的本质的一种学说。认为事物通过其各部分之间、部分与整体之间多样统一的和谐关系,同它本身的概念或内在目的相一致,并同感受它的心灵形成和谐对应关系,就是完善的,也就是美的。代表人物是莱布尼兹、鲍姆嘉登等。
16、美在无意识说:是弗洛伊德创立的关于美的本质和根源的学说。认为美属于无意识,是本能冲动的升华,美的本质就是无意识的欲望,特别是性的欲望。它夸大了无意识,特别是性本能的作用。
17、美感:美感是人们对美的感受、体验、观照、欣赏的评价,以及由此而在内心生活中所引起的满足感、愉快感和幸福感,外物的形式契合了内心的结构所产生的和谐感,暂时摆脱了物质的束缚后精神上所得到的自由感。
18、想象:想象是人们在外在对象和事物的刺激下,在头脑中对原有的记忆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形成新形象的精神活动过程。
19、审美范畴:是人们在长期审美活动中形成的、能帮助人们认识和掌握审美现象的一些使用最普遍、最基本的概念。主要有崇高、优美、悲剧性、喜剧性、丑等。
20、崇高:是审美范畴之一,与优美相对。崇高是指对象以其粗犷、博大的感性形态,劲健的物质力量和精神力量,雄伟的气势,给人以心灵的震撼,使人惊心动魄、心潮澎湃,进而受到强烈的鼓舞和激越,引起人们产生敬仰和赞叹的情怀,从而提升和扩大人的精神境界。崇高是人的本质力量经由对象的震撼和压抑而获得的显现。
21、优美:又称秀美,是通常所说的狭义美,与崇高相对,是审美范畴之一。优美的审美对象在形式方面一般都具有小巧、柔和、清新、秀丽、细腻、圆润等特征,在内容方面一般都不呈现激烈的矛盾冲突,而表现为矛盾双方的暂时相对静止状态。在形式和内容的关系上则表现为十分协调、和谐统一。优美是最易为人们所接受的美的形态,给人赏心悦目的愉快之感。
22、悲剧性:审美范畴之一,与喜剧性相对。概括人的审美对象中一种重要审美属性。它是具有正面素质或英雄性格的人物由于坚持正义

美学原理名词解释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34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zxwziyou8
  • 文件大小102 KB
  • 时间2018-07-19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