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中国近代现代史(下)52.ppt


文档分类:高等教育 | 页数:约124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24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24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中国近代现代史(下) (考点分析一)
南京市人民中学肖音 .
第一章
国共政权的十年对峙
单元结构
一、概况
1、时间:1927年8月——1937年7月
2、特征: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曲折前进
从国内革命战争逐步走向对外战争
3、矛盾:从国共阶级矛盾为主到以中日民族矛盾为主
单元结构
二、内容
1、外国侵华:
国家:主要是日美
特征:日美争夺对华控制权
2、人民抗争:
反抗国民党的反动统治
中国革命道路的选择
抗日民主运动
从国内战争向民族战争转变
单元结构
二、内容
3、社会变化
(1)政治:国民党:一党专政、形式统一、五次“围剿”
共产党:三大起义、走向农村、遵义会议
社会:主要矛盾变化、斗争目标变化、
国共关系变化、时局形势变化
(2)经济:官僚资本、土地革命
(3)思想: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工农武装割据思想;
“左”倾冒险主义思想、蒋介石的谬论
第二节         
“工农武装割据”的形成
深入认识 1927年党的八七会议
政策变化: 从对国民党妥协退让到武装反抗
直接原因:蒋汪叛变屠杀
思想路线: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历史功绩 ①是由大革命失败到土地革命战争兴起的历史性转变
②从此中国革命进入以武装斗争为主要形式、以土地革命为中心内容的新阶段
缺点局限 ①坚持城市中心论;②对民族资产阶级“左”的政策;③对斗争形势估计错误; ④过火的党内斗争
比较异同 1927年下半年三大起义的共性和个性
共性:
①把矛头直接指向国民党反动派,以武装暴动建立革命政权,积极建立中国革命的落脚点。
②都以攻打中心城市为首要目标,结果都失败了,最后都转向农村发展。
③指导思想上照搬苏联革命经验,走以城市为中心的革命道路,背离了中国国情。
④说明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以城市为中心的武装斗争没有出路。
⑤具有开创了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夺取政权,揭开了创建人民军队和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帷幕的伟大历史意义。
比较异同 1927年下半年三大起义的共性和个性
个性
南昌起义: 发生在大革命刚刚失败的转折关头,揭开了武装反抗的序幕,是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和创建人民军队的开始;仍沿用国民党的旗帜,士兵原先大都属于国民革命军。
秋收起义: 放弃了国民革命军的名称,组成工农革命军,以工农为主力军;三湾改编奠定了新型人民军队的基础;首先转向农村进军, 开辟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代表了革命的新希望。
广州起义 建立了苏维埃政权,是党企图在城市夺取政权的一次尝试;在革命转变时刻,给党提供了丰富的经验教训。
分析原因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建立的历史条件
①中国是帝国主义间接统治的半殖民地半封建衡
②井冈山敌人统治力量薄弱,革命政权可以在敌人统治的缝隙中发展起来
③大革命时期这里建立过党组织,群众基础比较好
④毛泽东等人总结革命的经验教训和分析革命形势

中国近代现代史(下)52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24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rabbitco
  • 文件大小1.17 MB
  • 时间2018-07-19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