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大学生构建正确价值观
【摘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代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的主流价值,提供了和谐社会建设所需要的文化认同和价值追求。大学生是青年群体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十分宝贵的人才资源,社会主义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培养高素质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因此,高校必须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校园文化建设,充分发挥先进校园文化的功能,引导师生员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为高校实现培养高素质人才的目标提供坚实的文化底蕴和思想基础。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生;价值观
一、价值理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意义
国以人兴,政以才治。胡锦涛同志曾经指出:“青年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一个有远见的民族,总是把关注的目光投向青年;一个有远见的政党,总是把青年看作是推动历史发展和社会前进的重要力量”。大学生是青年群体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十分宝贵的人才资源,社会主义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培养高素质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因此,高校必须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校园文化建设,充分发挥先进校园文化的功能,引导师生员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为教师的事业发展和师德培养以及学生的成长成才提供智力支撑和精神保障,为高校实现培养高素质人才的目标提供坚实的文化底蕴和思想基础。这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目标,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旗帜鲜明地提出:建设和谐文化,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构建和谐文化的根本。《决定》还指出: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构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代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的主流价值,提供了和谐社会建设所需要的文化认同和价值追求,不但强调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而且强调尊重差异、包容多样、求同存异、团结友爱、和睦相处,具有弘扬正气、凝聚人心,沟通感情、增进融合等功能。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大学生,能够引导我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坚定我们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对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信心、对党和政府的信任,努力成长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我们党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提出和阐述,为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进一步指明了方向,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是中国共产党人对新世纪新阶段“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这一问题的科学回
二、当代大学生价值观偏差的表现
。
一部分大学生缺乏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深入学习,以昭通师专为例,昭通师专属高职高专学校,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程除了政治教育专业的学生学习外,其他所有专业的学生都不学习,造成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解不深入,存在感性与模糊的认识,对社会主义的事业能否起得最后的成功存在疑虑,在对师专10个班500名学生的调查中发现:在“理想和追求中”有55%的学生选择“幸福的生活”27%的学生选择“事业的成功”,“共产主义事业”占2%,“说不清楚”占20%。
2. 功利主义、拜金主义价
社会 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大学生构建正确价值观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