撑起高飞的翅膀
摘要:在日常的科学教学中,本人经过几年的实践,发现在科学课中的实验课上灵活运用“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模式,能更加有效地达成《小学科学课程标准》“科学学习要以科学探究为核心”中让学生参与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让学生经历知识形成的过程,把科学知识的学习和科学探究活动有机结合,实现获取知识、锻炼技能、培养兴趣的目标。
关键词: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46-0122-02
“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是一种教学模式,是一种课堂教学结构,也是一种教学法。它包括三个主要环节:“先学”,即学生看书(读书)、检测;“后教”,即学生更正、学生讨论、最后教师点拨;“当堂训练”,即当堂完成作业。教学生学,让学生发挥好主体作用,有效地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在日常的科学教学中,本人经过几年的实践,发现在科学课中的实验课上灵活运用该教学模式,能更加有效地达成《科学课程标准》“科学学习要以科学探究为核心”中让学生参与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让学生经历知识形成的过程,把科学知识的学习和科学探究活动有机结合,实现获取知识、锻炼技能、培养兴趣的目标。现把具体做法总结如下:
一、运用“先学后教”模式唤醒学生意识,主动学习
“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法能够唤醒每个学生的自我改变、主动发展的意识,能够解放每个学生内在的求知欲,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成为学习的主人。例如,学习《它们会生热吗?》时,有的同学说,我设计了一个用水来保暖的装置,水也能像棉花、毛皮一样具有保温性能。这种看法的出现,立马出现一石激起千层浪的效果,学生的思维被激活,支持的、反对的讨论声此起彼伏、不绝于耳。这样,讨论的场面自然而然就是热烈的,学生的情绪是高涨的,学习的氛围也就是浓厚的。在整个过程中每个学生都得到了锻炼,起到了共同发展的目的。在学习《玩放大镜》这一课,学生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这一实验,有几个组设计的实验并没有得出成像的规律,我在巡视指导各组时,发现了这个问题后,鼓励他们重新来做,并给予了他们一些点拨性的改进实验的建议。因时间关系,还是没有完成实验,我并没有让个别得出实验结果的同学来汇报交流,而是把这个没完成的“绣球”又抛回学生,让他们课下继续探究,通过自己的努力去摘取甜蜜的“果实”。这种教学模式,使我教的两个班的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提高情况如下表:
二、运用“先学后教”模式发现问题,当堂解决
运用这种教学法,能够准确得到学生的反馈信息,当堂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即学生看书做完实验后,进行检测,检测就暴露出了问题,通过后教(学生更正、讨论,教师有针对性地精讲和演示实验),能当堂解决学生自学中暴露的问题,一些有难度的实验就需要教师的点拨和指导。例如:《空气占据空间》的实验,取一个空烧杯,将纸团成一团,放入底部塞进,将杯子口部向下,竖直放入水中,直至没过杯底,再拿出烧杯来,纸团不会湿。为什么纸团不会湿?这样在课上就能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课上不会发现问题,不能解决问题,是课堂教学的最大问题。又如在研究《种子的萌发》时,我并不急于告诉学生怎样做实验,而是让学生分组讨论
“种子萌发的条件”。“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争先恐后地提出种子萌发的条件有:水分、阳光、土壤、
撑起高飞的翅膀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