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银行上海总部跨境人民币业务部主任施琍娅上海自贸区成立三年来,在人民银行总行的正确领导下,人民银行上海总部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对上海自贸区建设的总体要求,瞄准全球最新贸易投资新规则,推动建设具
有国际水准的投资贸易便利、货币兑换自由、监管高效便捷、法制环境规范的自贸区。积极发挥自贸区的“试验田”作用,在严守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底线的前提下,推动各项金融改革任务在自贸区落地。当前,自贸区一批
创新性金融制度相继建立,金融服务功能显著增强,底线风险控制严格,金融改革进展顺利,得到了党中央、国务院和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推动自贸区跨境人民币创新业务稳步发展经人民银行总行批准,人民银行上海总部于
2014年2月发布自贸区扩大人民币跨境使用实施细则。目前,扩大人民币跨境使用政策在自贸区内开展良好,各项政策措施受到了实体经济的广泛欢迎,区内经常和直接投资项下跨境人民币结算业务流程得到进一步简化,
境外人民币借款、跨境人民币双向资金池和经常项下人民币集中收付等创新业务稳步发展。截至2016年8月底,自贸区累计发生人民币境外借款287亿元,393家企业累计开展跨境人民币双向资金池业务收支总额69
97亿元,经常项下人民币集中收付业务收支总额176亿元,跨境电子商务人民币结算29亿元。。搭建资本项目可兑换改革试验框架根据人民银行总行“关于金融支持中国(上海)
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的意见”精神,为构建有利于风险管理的账户体系,人民银行上海总部于2014年5月发布了“自贸区分账核算业务实施细则和风险审慎管理细则”,并于同年6月18日正式启动自贸区分账核算管理下
的自由贸易账户业务。截至目前,已有47家上海市金融机构提供自由贸易账户相关金融服务。其中,中外资银行39家、财务公司4家、证券公司2家,市场基础设施机构2家。此外,上海全市其他银行业金融机构均可通过
间接参与模式开展自由贸易账户相关业务。目前,自由贸易账户系统已实现了“惠实体”、“促改革”和“防风险”三大主要功能。在“惠实体”方面,自由贸易账户为实体经济发展提供的金融服务,有效降低了企业融资成本
,提高了资金结算效率,节约了账户管理成本,企业获得了实实在在的好处。在“促改革”方面,自由贸易账户搭建的“电子围网”,为自贸区率先推进金融重点领域的改革营造了风险可控的环境,使资本项目可兑换等改革能
.依托自由贸易账户体系 大力推动金融开放创新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