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公民社會指數」國際比較研究
陳錦棠博士香港理工大學
大綱
一、簡介「公民社會指數」
二、「公民社會」的概念
三、「公民社會指數」分析框架
四、研究方法及資料搜集途徑
五、研究結果
六、總結
七、建議
一、「公民社會指數」(Civil Society Index, CSI)
由跨國組織 CIVICUS製成
跨國性比較公民社會狀況的研究工具
已在六十多個國家舉行(包括中國內地、台灣及香港)
香港的研究工作由香港大學、香港中文大學、香港社會服務聯會及香港理工大學共同負責
於2003年9月正式展開, 並於2006年9月完成
檢視四個層面: 結構、環境、價值觀及影響
各層面進一步被細分為不同的子層面,每一子層面包括不同的量度指標(合共25個)
二、「公民社會」的概念
在家庭、國家及市場以外,由人民自發組成以追求共同利益及目標的領域
為普羅大眾在討論社會議題及影響公共事務上,提供一個相對獨立的平台或「領域」: 公共空間(public sphere)
公共性、自發性,以及社團性(associational)
現實中, 公民社會與其他社會領域之間有著重疊及互相滲透(rating)的部份
三、分析架構
「結構」(structure): 公民社會中行動者的主要特徵及行動者之間的關係
「環境」(environment): 影響公民社會運作的外界因素
「價值觀」(values): 公民社會所抱持及追求的價值及規範
「影響」(impacts): 公民社會對社會整體管治和發展所作出的影響及所扮演的角色
四、研究方法及資料搜集途徑
「公民社會組織調查」(civil anizations survey)
「公民社會組織諮詢」(civil society stakeholder consultations)
「媒體報導回顧及評估」(Media review)
「個案研究」(case studies)
「企業責任研究」(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study)
五、研究結果
香港公民社會的基本概況
2002至2003年, 香港約有9300個公民社會組織
以2002年10月1日計算,,佔同年本地生產總值(GDP) %,,%
香港民間社會組織的會員人數約為560萬人次, 僱員人數則約為25萬,%
香港公民社會指數鑽石圖
「結構」Structure ()
()
0--------------------1-----♦--------------2--------------------3
Very weak Weak Quite strong Strong
香港公民社会指数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