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德国推崇“善良教育”.docx


文档分类:医学/心理学 | 页数:约6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6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6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德国推崇“善良教育”
在德国,孩子生下来后,父母最需要做的是两件事:一是教育孩子学会自立,二是教育孩子从小有爱心,进行“善良教育”。
这种“善良教育”从爱护小动物开始。在德国,很多家庭养了小猫、小兔、小狗、金鱼等小动物。这些小动物不仅是家庭宠物,也是父母们有意为孩子养的“实物教材”——家长们手把手地教孩子们饲养、护理小动物,使他们在动手照料小动物的过程中,学会体贴入微地照顾小生命。这种“实物教学”往往会收到潜移默化的教育效果。为了配合家庭内的“善良教育”,幼儿园里也饲养了各种小动物。老师把这些小动物“分发”给孩子们,由他们自行喂养。在喂养过程中,老师要求孩子们注意观察,写出“饲养记录”,并说出所喂养小动物的可爱之处。小学设有“善良教育”课,学生们可以用自己的零花钱“认养”学校里的各种小动物。
每学期开学第一周,很多小学都要举办以“善待生命”为主题的讨论或作文比赛,优胜者将获得校长和当地官员颁发的奖章和证书。
这些体现了德国人的教育共识:小时候有爱心的孩子,长大后会成为有用的人。
在德国,助人为乐蔚然成风,这是家长们对孩子进行“怜弱教育”的结果。同情和帮助弱者是德国人对孩子进行“善良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
德国家长定期带孩子到养老院、贫民区等地,鼓励孩子们为老人洗衣服、打扫卫生,为生活贫困的人购买礼物、食物等,以此引导孩子们关注弱势群体、帮助弱者。大街小巷内有很多志愿者,引导、教育孩子们帮助弱势群体。
为使“善良教育”更加明晰,一些学校还开展了“反面教育”,对那些在学校里恃强欺弱的“霸王学生”进行处理,召开有家长、社会人士、学生三方代表参加的“公示大会”,把学生的种种不良表现公之于众,做到公开、公正、公平,让学生受到警示和教育。
作者:刘锴
在德国,孩子生下来后,父母最需要做的是两件事:一是教育孩子学会自立,二是教育孩子从小有爱心,进行“善良教育”。
这种“善良教育”从爱护小动物开始。在德国,很多家庭养了小猫、小兔、小狗、金鱼等小动物。这些小动物不仅是家庭宠物,也是父母们有意为孩子养的“实物教材”——家长们手把手地教孩子们饲养、护理小动物,使他们在动手照料小动物的过程中,学会体贴入微地照顾小生命。这种“实物教学”往往会收到潜移默化的教育效果。为了配合家庭内的“善良教育”,幼儿园里也饲养了各种小动物。老师把这些小动物“分发”给孩子们,由他们自行喂养。在喂养过程中,老师要求孩子们注意观察,写出“饲养记录”,并说出所喂养小动物的可爱之处。小学设有“善良教育”课,学生们可以用自己的零花钱“认养”学校里的各种小动物。
每学期开学第一周,很多小学都要举办以“善待生命”为主题的讨论或作文比赛,优胜者将获得校长和当地官员颁发的奖章和证书。
这些体现了德国人的教育共识:小时候有爱心的孩子,长大后会成为有用的人。
在德国,助人为乐蔚然成风,这是家长们对孩子进行“怜弱教育”的结果。同情和帮助弱者是德国人对孩子进行“善良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
德国家长定期带孩子到养老院、贫民区等地,鼓励孩子们为老人洗衣服、打扫卫生,为生活贫困的人购买礼物、食物等,以此引导孩子们关注弱势群体、帮助弱者。大街小巷内有很多志愿者,引导、教育孩子们帮助弱势群体。
为使“善良教育”更加明晰,一些学校还开展了“反面教育”,对那些在学校里恃强欺弱

德国推崇“善良教育”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6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qiang19840906
  • 文件大小21 KB
  • 时间2018-0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