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白求恩
生平经历
1890年3月4日,白求恩出生于加拿大安达略省格雷文赫斯特镇一个牧师家庭。青年时代,当过轮船侍者、伐木工、小学教员、记者。
1916年,毕业于多伦多大学医学院,获学士学位。曾在欧美一些国家观摩、实习,在英国和加拿大担任过上尉军医、外科主任。
1922年,被录取为英国皇家外科医学会会员。他往返于欧洲、加拿大之间。在此期间,结识了苏格兰爱丁堡的一个富裕家庭出生的弗兰西斯,两人于1923年结婚。
1923年,白求恩通过了非常严格的考试,成为英国皇家外科医学院的临床研究生
1926年,白求恩患肺结核,因为觉得快死了,白求恩和妻子离婚。在他康复之后马上复婚。然而由于白求恩过于专注工作,两人于1933年再次离婚。
1928年初,病愈后的白求恩回到加拿大蒙特利尔,成为皇家维多利亚医院加拿大胸外科开拓者爱德华·阿奇博尔德医生的第一助手,期间他发明和改进了12种医疗手术器械,还发表了14篇有影响的学术论文。
1933年,被聘为加拿大联邦和地方政府卫生部门的顾问。
1935年,被选为美国胸外科学会会员、理事。
1935年11月,加入加拿大共产党。德、,他于1936年冬志愿去西班牙参加反法西斯斗争。
1937年12月,前往纽约向国际援华委员会报名,并主动请求组建一个医疗队到中国北部和游击队一同工作。
1938年1月2日,他带着足够装备几个医疗队的药品和器材,从温哥华乘海轮前往香港。
1938年3月31日,率领一个由加拿大人和美国人组成的医疗队来到中国延安。毛泽东亲切接见了白求恩一行。
1938年8月,任八路军晋察冀军区卫生顾问。
1938年11月至1939年2月,率医疗队到山西雁北和冀中前线进行战地救治,4个月里,行程750千米,做手术300余次,建立手术室和包扎所13处,救治大批伤员。
1938年7月初,回到冀西山地参加军区卫生机关的组织领导工作。创办卫生学校,培养了大批医务干部;编写了多种战地医疗教材。
1939年10月下旬,在涞源县摩天岭战斗中抢救伤员时左手中指被手术刀割破感染。后因伤势恶化,转为败血症,11月12日,因败血症医治无效在河北省唐县黄石口村逝世,终年49岁。
白求恩去世后毛
纪念白求恩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