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新时期的外交政策与成就
课标要求: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在联合国和地区性国际组织中的重要外交活动为例,认识中国为现代化建设争取良好的和促进共同发展所作的努力。
二、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
多边外交
一、新时期外交政策的调整
三、推进新型区域合作
一、新时期(1978年以来)外交政策的调整
1、调整的原因(依据)
(3)邓小平根据的科学判断
(1)国内工作重点转移的要求和反映
(2)国际形势变化
国际秩序中多极化趋势出现(西欧各国和日本经济迅速发展,第三世界力量不断壮大,冲击了美苏两极格局)
十一届三中全会决定把国家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中来稳定的环境。
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主题
“过去我们的观点一直是战争不可避免,而且迫在眉睫”。“这几年我们仔细地观察了形势”,认为“世界战争的危险还是存在的,但是制约战争的力量有了可喜的发展,世界和平力量的增长超过战争力量的增长。较长时期不发生大规模世界战争是可能的。”
——邓小平
“现在世界上问题很多,但真正大的问题,带全球性的战略问题有两个,一个是和平问题,一个是发展问题。”
——邓小平1985年3月
?
2、调整的内容
(2)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表现为不结盟政策
(3)进一步实行对外开放政策
直接目的: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含义:不屈从任何外来压力,不和任何大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发展同一切国家的正常关系。
3、影响
①为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了和平稳定的国际环境;
②成为提高中不可忽视的力量;
③促进了同中国建交的热潮。
(1)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
为现代化建设争取和平环境
“中国的对外政策是独立自主的,是真正的不结盟。”“中国不打美国牌,也不打苏联牌,中国也不允许别人打中
?
外交动态
“国际格局走向多极化,是时代进步的要求,符合各与安全。这种多极化格局,不同于历史上大国争霸、瓜分势力范围的局面。各国应是独立自主的,各国的相互合作及各种形式的伙伴关系,不应针对第三方。大负有重要责任,大国应该尊重小国,强国应该扶持弱国,富国应该帮助穷国。”
江泽民说:“我们坚持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同世界上一切等相待、互利合作,推动人类进步事业不断发展。”
材料一:中华人民共和的外交政策。
材料二:1954年,周恩来代表中共处五项原则,作为指导中印、中缅关系的基本原则。
材料三:1984年,邓小平在与尼加拉瓜首脑谈话时出:“中国
的对外政策是独立自主的,是真正的不结盟。”
材料四:中国在国际事物严格遵循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公认的国际关系准则,不以意识形态的异同来决定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与各国友好相处——2006年4月温家宝在澳大利亚演讲
思考:
(1)从建国初到现在,哪些外交原则是一贯坚持的?
(2)新时期中国外交有什么新的变化?
二、新时期的外交成就
1、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
(1)参加并举办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1993年、2001年)
(2)倡导和推动“上海五国机制”到多变合作组织——上海合作组织建立
2、推进新型区域合作
(2)全面参加联合国事务
(1)积极参加联合国大会和安理会
积极加入联合国各部门组织
谋求国际热点地区问题的公正解决
积极参加联合国维和行动
推动共处五项原则为基础,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沃尔沃S80壁纸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