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科技局十二五规划范文
一、发展思路
“十二五”期间,吴桥县科技工作将全面落实“科教引领、创新转型”战略,建立以企业为主体、政府引导、市场化动作、产学研相结合的自主创新体系。将科技进步、技术创新同经济和社会发展紧密结合起来,加速产业和产品技术开发,加快优势产业的健康发展,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加快科技成果转化步伐,为全县经济发展起到强大的支撑作用。
二、主要目标
(一)充分发挥科技引领作用,全面提高科技实力。全面实施“科教兴吴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到2015年,基本建立起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及科技自身发展规律的新型科技体制、技术创新体系。科技综合实力进入全市中上水平;科技成果转化率达到70%以上;科技贡献率达到50%以上;争取国家、省、市立项各类科技项目46项;争取市级以上科技进步奖10项;争取通过国家科技进步先进县验收。
(二)加强工业技术创新,增加专利申请量,发展高新技术企业。要增强企业的技术创新主体意识,大幅增加专利申请数量,全面提高创新能力,加强与科研院所、大专院校联系,实现技术对接,同时运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我县减速机、压缩机、粮棉加工等传统产业6家,实现关键技术、关键工艺、关键设备的优化升级和产品的更新换代,带动产业全面升级,增强发展后劲。到2015年,企业、农业产业化龙头和其它有条件的企业都要建立健全技术中心,力争再有2家企业进入高新技术企业行列;组建企业行业研发中心2个;专利申请达到50个。
(三)强化生产力促进中心建设。至2015年,大力引入创新实体,投资2000万元建立技术和服务支撑平台,努力解决工农业发展中共性技术难题,加强与高等院校的合作,促进产学研结合,完善区域创新体系。
(四)以实验站为核心,建设吴桥农业科技园区。中国农大吴桥实验站新站在原有基础上扩租100亩,作为基础设施建设和实验用地,扩大中国农业大学吴桥实验站规模,提升科研创新和推广水平,让实验站引领农业产业化发展。同时以实验站为核心和依托,以基地建设和项目示范区建设为载体,努力推动农业经营模式的创新和发展
——规模化经营、组织化经营、循环农业建设。
(五)科农携手,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以实验站为科普示范基地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加大新品种、新技术的引进示范力度,带动我县农业经济发展,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六)落实科技专项资金,建立健全县级科技项目申请审批机制和科技奖励机制,确保财政经费对科技的投入,并保障该投入的稳步增长。围绕县内重点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区域主导产业的发展,根据企业科技投入情况采取以奖代补的形式予以适当补助和扶持,引导企业不断加大科技投入,使企业真正成为科技投入的主体、技术开发和成果转化的主体、风险承担和创新受益的主体。
(七)加大科普宣传力度,提高全民科技素质。一是继续抓好科技宣传工作。适时聘请行业专家来吴进行技术培训与指导。二是继续开展科技进校园进企业进农村巡回展,让科技近距离走向公众。三是发挥科技简报和广播电视宣传阵地作用,大力宣传科技工作亮点、科技动态,并在县电视台开辟
“科技新视野”栏目,宣传科技前沿知识,提高公众科技素质。
三、工作举措
(一)加大对科技工作的投入
全县财政用于科技三项经费和科学事业费的增长幅度要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幅度,并逐年提高财政科技投入在财政正常支出的比重。县级科技三项经费和科学事业费占财政支出的比重,,%以上。
(二)建立县级科技奖励制度和科技项目申请审批机制
按照刚出台的《吴桥县科学技术奖励办法》和《吴桥县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资金管理暂行办法》,实施县级科技奖励和科技项目申请审批与管理。
(三)加大服务力度,实施
“六帮助一促进”服务措施
即:帮助企业申报高新技术企业、高新技术产品;帮助企业申报专利、申报知识产权;帮助企业申报登记成果、申报成果奖励;帮助企业创建研发中心;帮助企业申报科技项目;帮助企业介绍引进专业技术研究人才。促进企业通过科技创新调整产品结构,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篇二:
2017中学工会工作计划
组织广大教职工认真学团(扩大)会议精神,学习贯彻省、市教育工作会议精神,,进一步解放思想,振奋精神,迎难而上,开拓进取,更加求真务实,为我校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确保市一中在全市教育中的领先地位而作出工会应有的贡献。
下半年的主要工作:
一、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努力提高教职工素质
(1)、建设一支具有良好的政治业务素质,适应现代化教育的教师队伍,是推进素质教育的迫切需要,是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大计,也是切实维护教职工合法权益的
县科技局十二五规划范文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