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园合作共促幼儿发展
摘要: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没有家庭教育的学校教育和没有学校教育的家庭教育都不可能完成培养人的这一极其细微而复杂的任务。”家园共育已成为扩展教育时空、发挥教育资源的一种有效手段,是幼儿身心健康成长的一个必要条件。
关键词:家园;合作;沟通;幼儿
我国著名的教育家陈鹤琴先生说过:“幼儿教育是一种很复杂的事情,不是家庭一方面可以单独胜任的,也不是幼儿园一方面能单独胜任的,必定要两方面共同合作方能得到充分的功效。”《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指出:“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并积极支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由此可见,只有幼儿园和家庭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并在平等、互助的原则下真诚合作,并形成教育合力,才能更好地促进幼儿的发展。
一、转变观念、目标一致是促进家园合作的基础
家长的真正参与不是自然而然形成的,如果教师仍然把家长当成工作的对象、教育的配角,那他们的参与也就永远是被动的。一方面,教师和家长要转变保教任务的完成,主要依靠幼儿园的观念,变教育的“封闭性”为“开放性”,发挥家庭的教育功能,让家长直接参与教育活动。另一方面,家长要对传统观念中的“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
”进行现代反思,要把“养”和“育”的责任全方面地承担起来,才能实现整体的教育效果。
二、畅通家园联系渠道是保持家园合作的途径
家园共育,沟通是桥梁。只有幼儿园与家庭建立了密切的联系,才能达到家园配合一致教育幼儿的目的。我们的具体做法是:
这是一种以谈话为主要方式的个别交流形式。家长接送孩子时,教师应不失时机地多与个别家长进行交谈,在轻松的氛围中让家长了解孩子在学校的学习表现和其他方面的能力,同时也可以让教师了解孩子在家时的表现。这种相互反馈的方式,让教师与家长有了进一步的沟通,增进了感情,为共促幼儿成长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拓宽宣传窗口
我园专设了家长宣传橱窗,各年级每月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培养目标精心制作《家教报》,每班还设有《家长园地》,及时向家长介绍保教内容、要求;情感方面的培养目标、手段、措施;科学育儿小常识以及学校、班级举行的重大活动等。让家长及时了解、掌握学校、班级的教育信息,做到心中有数,并有针对性地采取适宜的方式与教师一起共同教育孩子,达到家园同步的教育效果。
、电话与家长联系
对于一些工作较忙或性格内向,平时不主动与教师交流的家长,我们会把孩子的表现或需要家长配合的事项一一写在小纸条上。有些孩子体质差,经常缺课,我们会与家长电话联系,询问孩子的身体状况,告知班级最新动态,让家长感受到老师工作的细心和对孩子的关爱,增加对教师的信赖感。这样家长也会更主动地配合我们的工作。
现代家庭手机和计算机已普及,所以我园又开通了校讯通平台,家园之间又多了一座沟通的桥梁。家长可以通过校讯通平台随时了解幼儿园开展的各项活动和教育教学活动等方面的内容。网站上还设有父母课堂、专家在线、心理中心等专栏,家长可以和专家、老师就孩子的教育问题等进行咨询和探讨。
三、盘活家长教育资源是实现家园合作的必然选择
当代幼儿家长大多文化程度高、素质好
家园合作共促幼儿发展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