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2诺贝尔物理学奖
列夫·达维多维奇·朗道
朗道1908年出生于俄国里海边上的石油城巴库(今亚塞拜然共和国首都)。朗道小时候身体瘦弱,性格高傲倔强,而且表现出很高的数学天赋。14岁时,朗道进入巴库大学攻读数学和化学,成为该校年龄最小的学生。两年后朗道进入列宁格勒大学。1927年毕业,在欧洲各国游学。1929年,朗道来到玻耳研究所,跟从著名物理学家玻耳等人研究量子力学。玻耳在物理方面的直觉令朗道佩服不已,后来朗道时常提到自己是玻耳的学生,虽然他只在玻耳研究所工作了四个月。
1932年,朗道担任了乌克兰技术物理研究所的理论部主任,同时开始编写一套物理学教科书。
1937年,朗道前往莫斯科,在卡皮查的物理问题研究所担任理论部主任。
1938年4月28日,朗道和两位友人因「煽动反革命罪」被捕入狱,一年后获释。不久后他建立了液氦超流性的理论。
朗道曾经参与了苏联的核武器研制计划,在其中进行数值计算方面的工作,并因此两次获得斯大林奖金,还在1954年被授予「社会主义劳动英雄」称号。
1962年1月7日,朗道经历了一次严重的车祸,震动了整个物理学界。众多苏联物理学家聚集到朗道的病房,在医院的长廊点上烛光为他祈祷。车祸严重损害了朗道的身体健康。在昏迷了大约两个月后,朗道醒来,但智力已经发生了严重的退化。这年年底,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朗道,表彰他在液氦的超流理论方面作出的贡献。由于健康原因,奖项破例由瑞典驻苏联大使在莫斯科代为颁发。六年后的1968年,朗道去世。
朗道十诫
量子力学中的密度矩阵和统计物理学(1927年)
自由电子抗磁性的理论(1930年)
二级相变的研究(1936-1937年)
铁磁性的磁畴理论和反铁磁性的理论解释(1935年)
超导体的混合态理论(1934年)
原子核的几率理论(1937年)
氦Ⅱ超流性的量子理论(1940-1941年)
基本粒子的电荷约束理论(1954年)
费米液体的量子理论(1956年)
弱相互作用的CP不变性(1957年)
1962诺贝尔物理学奖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