仿写高考作文独上高楼
巧用教材语言和材料
巧用教材语言——使作文语言生动
1、
2、
⑴、作文题目《留取丹心照汗青》
⑵、题记题记可以展示文章主要内容,揭示作品内涵。但是要开宗明旨、简洁明了,语言精美,富有文采。
如05年高考重庆卷优秀作文《独上高楼》中用“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断天涯路”为题记,展示了认为在他人的期望达不到的情况下坚持自我的认识。
高考优秀作文《留给明天》中用“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作题记表达了对环境保护的呼吁。
(艾青《我爱这土地》)
⑶、开头用来“起兴”,以引起要说的话题或相关的主题。
语文是那巍巍昆仑,是那草叶上久久不肯滴落的露珠,是古城旧都中国色天香的牡丹;
语文是那无声的冷月,是那静谧的荷塘,是秦皇岛外滔天白浪里的打鱼船;
语文是那青天里的一行白鹭,是那沉舟侧畔的万点白帆,是那山重水复后的柳暗花明。
潜过了落满雪梨花的大自然,让我们乘着“刚朵拉”到生活中寻找它的答案。江苏考生高考满分作文《冷香飞上语文》
诗意地生活,或许应该如陶潜“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般的悠然自得。
诗意地生活,或许应该如李白“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般的飘逸洒脱。
诗意地生活,或许应该如易安居士“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般的温婉简约。2007年高考湖南卷优秀作文《诗意地生活》
意气,是李白“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的高歌;
意气,是杜甫“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肺腑之言; 意气,是毛泽东“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的壮怀。
2006年湖南卷命题作文《谈意气》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这是苏轼的肩膀,苏轼的肩膀承担对亡妻的思念。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这是苏轼的肩膀,苏轼的肩膀承担对家人的劝慰。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
”是苏轼的肩膀,苏轼的肩膀承担对国家的忠心。
高考优秀作文《肩膀》
(4)、中间
或描写、或叙事、或议论、或抒情都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人有意气,才能有豁达的胸襟。“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苏子有意气,虽遭官场与文场一齐泼来的污水,但他仍意气风发,“侣鱼虾而友麋鹿”,心胸豁达可见一斑。“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遭人诽谤的李白,被玄宗赐金放还,虽有昭昭若明星之德,日月齐辉之才,终化为泡影,但他仍意气风发,“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酒入愁肠三分酿成月亮,七分化为剑气,秀口一吐便是半个盛唐。若无意气,他怎会有如此豁达的胸襟?(《谈意气》)
(5)、结尾
使文章主旨更鲜明,中心更突出,情感的抒发更到位。这是非常关键的“回眸一笑”。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责任需要自己去承担,我愿做这样的先行。——2006年江苏一考生《人与路》
巧借教材材料——使作文内容丰富
1、借教材中人物的典型事件丰富作文内容。
2、将课文内容概括翻新,重新造写。
这一点需要我们熟悉几个重要的历史人物或文学人物,掌握他们的人生经历,熟记他们人生阶段时的主要作品,再掌握变通的本领,将这些积累的素材用于我们的作文中。
比如:孔子、孟子、李白、李清照、陶渊明、杜甫、苏轼、曹操、蒲松龄、文天祥、邓稼先、闻一多、贝多芬、福楼拜、莫泊桑、鲁迅、巴尔扎克、居里夫人、屈原、霍金、海伦凯勒、诸葛亮等等
注意事项:
在前面我们所讲的内容里,同一个人不断地被重复着,有陶渊明、李白、苏轼。以苏轼为例我们提到了的文章有《谈意气》《肩膀》《独上高楼》。这些文章的主题是不一样的:意气、肩膀、相信自己与听取他人的意见。也就是说同一则材料我们可以从不同的侧面来挖掘利用。
巧借教材内容——使作文布局独到
(1)学课文的标题
(2)仿课文的开头、结尾
(3)“拿”课文的构思立意
(4)抓课文的细节
(5)品课文的字句
“写人”记叙文的构思角度:
①写一件事表现一个人,如《背影》《口技》
②写几件事表现一个人,如《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
③写一件物表现一个人,如《风筝》
④写一个场面表现一个人,如《变色龙》
⑤写一件事表现若干人,如《散步》
⑥写几件事表现若干人,如《我的叔叔于勒》
⑦写一个场面表现若干人,如《福楼拜家的星期天》
⑧写一件物表现若干人,如《羚羊木雕》
《走一步,再走一步》《贝壳》
《蝉》《社戏》
仿写高考作文独上高楼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