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消防基础知识
第一章:燃烧基础知识
第一节:燃烧条件
、发光和(或)发烟现象;
:可燃物、助燃物(氧化剂)、引火源(温度)、链式反应自由基;必考1
第二节:燃烧类型
:在规定的试验条件下,液体挥发的蒸气与空气形成的混合物,遇火源能够闪燃的液体最低温度(采用闭杯法测定)。
,火灾危险性越大。闪点与可燃性液体饱和蒸气压有关,饱和蒸气压越高,闪点越低。闪点<28℃的为甲类;闪点≥28℃至<60℃的为乙类;闪点≥60℃的为丙类必考2
:着火、爆炸;
第三节:燃烧方式及特点
:扩散燃烧(比较稳定,易于补救火灾)和预混燃烧(爆炸式燃烧);
:闪燃、沸溢、喷溅;重油和原油会容易发生沸溢和喷溅;必考3
:蒸发燃烧(硫、磷、蜡烛)、表面燃烧(木炭、焦炭、铁)、分解燃烧(木柴、煤、塑料)、熏烟燃烧(阴燃;棉、麻、纸)、动力燃烧(爆炸);
、燃烧的速率高低与液体的蒸汽压、闪点、沸点和蒸发速率有关;
第四节:燃烧产物必考4
:H2O、C02、S02;不完全燃烧产物;CO、NH3、醇类、醛类、醚类;
:CO、HCN、S02、N02、NH3、HCL
第二章:火灾基础知识
:按照燃烧对象的性质分6类:必考5
A 固体火灾 B液体和可熔化固体(石蜡) C气体 D 金属 E 带电火灾(变压器) F烹饪物
按照火灾造成的灾害损失程度:A 特大火灾(30人 100人 1亿)B重大火灾(10人 50人 5000万)C较大火灾 D一般火灾(3人 10人 1000万)
,75%的人因吸入有毒有害气后直接导致死亡;
:
电气(首位);吸烟;生活用火不慎;生产作业不慎;设备故障;玩火;放火;雷击;
:孔洞开口蔓延、穿越墙壁管线和缝隙蔓延、闷顶内蔓延、外墙面蔓延。
;
:初期增长阶段、充分发展阶段、衰减阶段;
:冷却灭火(水)、隔离灭火、窒息灭火、化学抑制(干粉)必考6
第三章:爆炸基础知识
:物理爆炸(锅炉蒸汽、油桶、液化钢瓶);化学爆炸(炸药、可燃粉尘、可
燃气体);核爆炸(原子核裂变);必考7
:颗粒尺寸、粉尘浓度、空气的含水量(反)、含氧量、可燃气体含量;
:火源能量、初始压力、初始温度、惰性气体(反);
、B气体生产、储存场所危险类别、C选择电气防爆形式的依据;D确定建筑物耐火等级、层数、面积、安全疏散距离和灭火设施;E确定安全操作规程。生产储存爆炸下限小于10%可燃气体工业场所应选用隔爆型防爆电气设备;必考7
:物料原因、行为作业原因、生产设备原因、生产工艺原因;
:机械火源(撞击摩擦火花);热火源(高温、日光灯);电火源(电火花、静电火花、雷电);化学火源(明火、化学反应热、烟头、机动车排气管喷火);
第四章:易燃易爆危险品消防安全知识
:有爆炸、易燃、毒害、腐蚀、放射性等物质,在运输、装卸和储存保管过程中,易造成人身伤亡和财产损毁而需要特别防护的物品,常见有2020余种;
:敏感性和爆炸性;必考7
:易燃易爆性、扩散性、可收缩和膨胀性、带电性、毒性和腐蚀性;
<61°的液体、液体混合物或含有固体混合物的液体,分三级;
:易燃性、爆炸性、受热膨胀性、带电性、流动性、毒害性;必考7
°的固体称为易燃固体;但合成橡胶、合成树脂、合成纤维属于可燃固体;
<10%其他归为甲类物质,爆炸下限≥10%时气体归为乙类必考7
第二篇建筑防火
第一章:概述
:建筑防火间距、耐火等级、防火构造、防火分区分隔、安全疏散设施;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自动灭火系统、防排烟系统;
:总平面布置、建筑结构防火、建筑材料防火、防火分区分隔、安全疏散、防排烟、建筑防爆和电气防火; 多选
第二章:生产和存储物品的火灾危险性分析
:必考8
A 气体的火灾危险性主要指标是自燃点和爆炸极限;扩散性、带电性、受热膨胀性;
B液体的火灾危险性主要指标是闪点;可燃液体可以用自燃点;
C固体的火灾危险性主要指标是
消防安全技术实务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