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冲马桶时的大学问
本实验探究了冲厕所前后厕所不同高度、不同位置空气质量的变化情况,以探究合理科学的冲马桶的方法。通过对冲马桶时不同位置与时间长短的比较发现,在冲洗马桶的1-10分钟内,细菌菌落数量明显增加,无论是在低端、1m高处亦或是2m高处,细菌菌落的数量都不少。10分钟以后,细菌菌落数量开始逐步下降,最终与不冲厕所的对照组无过多区别。对马桶清洁情况可能造成的影响进行研究发现,灭菌剂能一定程度上的缓解冲马桶时,喷出的气流对空气质量的影响,而马桶的冲力大小也与冲马桶后的环境卫生情况有关。此外通过对于冲马桶时是否盖盖子这一问题的试验和探究表明,盖上马桶盖冲马桶能有效防止细菌的发散,显著地缓解冲厕所后环境的卫生状况,但马桶盖必须经常清理。
关键词:马桶冲水微生物
1 问题的提出
上厕所,冲马桶,这已经是在生活中习以为常的事了,但每次冲马桶时是否要盖上盖子似乎不那么重要。但是有一次我上网时,却偶然发现网上有人提出冲马桶应盖上马桶盖再冲,并指出不盖盖子会对空气造成严重污染,这彻底颠覆了人们固有的对冲马桶的认识,看似头头是道,但是否真的准确?冲一次马桶,到底该不该盖上马桶盖?盖上后又有什么变化?如果不盖的话,又会对我们的生活环境产生什么影响?事实是否真的如网上流传所言,冲马桶时会细菌发散,导致厕所卫生环境的不安全?是否能够通过对其进一步的探究与实验得出准确可靠的实验数据,探究出这小小厕所的大大学问?怀着这种思想,我们设计并实施了本次实验。
2 实验材料
实验地点:小组成员自家厕所
1m处
2m处
厕所马桶示意图
实验器材: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若干培养皿
配制试剂: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
牛肉膏3g 蛋白胨10g 氯化钠5g 琼脂15g —— 定容至100ml
3 探究过程
如厕后冲厕所前后空气中微生物数量变化
在卫生间距离地面0m、1m和2m的地方放置接有培养基的培养皿,如厕后在冲马桶1min、10min、20min和30min等不同时间后分别打开培养皿1min后,盖上培养皿,恒温箱中42℃培养72h,实验结果如表1所示。
底部
表1 如厕后冲厕所前后空气中微生物数量变化
时间
底端
1m高处
2m高处
对照
(不冲厕所在1m高处放置1min)
冲水后1min
冲水后10min
冲水后20min
冲水后30min
纵向看表1中可以看出,冲水后1min与冲水后10min的微生物数量比对照组多了许多,特别是真菌的数量明显。冲水20min和30min后的微生物数量下降,到30min后基本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这说明冲水后,空气的质量明显变差,在冲水后10min左右空气中微生物的数量达到最多,以后逐渐下降,30分钟后空气的质量基本与冲水前无异。
横向看表1可以看出,冲水后1m高处的培养基中微生物数量最多,底端略少,2m高处的空气也受到了影响。这说明冲马桶后,以马桶蹲位处的所受的影响
最为严重,即使是2min的高处也容易受到影响。
马桶清洁程度对冲厕所后空气质量的影响
取同一马桶为实验对象,
实验组1:如厕后冲水10min后,培养基在1m高处打开放置1min;
实验组2:抽水马桶水箱内预先放入浸泡式消毒剂,反复冲刷马桶,如厕后后冲水10min后,培养基在1m高处打开放置1
冲马桶的学问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