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造精神家园无愧军旅人生
我曾听过这样一个故事:有一天,监狱官告诉一个即将被执行死刑的囚犯,当局将试验一种新的行刑办法,如果愿意参加,他的家人将得到一笔优厚的抚慰金。新的行刑办法就是为他注射麻醉剂,在他感觉不到痛苦的情况下,割断其动脉,让血不停地留,直到死亡。囚犯答应了。行刑当天,囚犯被带到一间特别安静的小屋。狱医将他的双眼蒙上,为他打了3针,又在他的手腕上划了一刀。在寂静的室内,局部麻醉让囚犯一点也没有感到痛苦,他只听到滴答、滴答的声音。他想,那肯定是自己的血在流淌。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了,囚犯觉得越来越疲惫,越来越虚弱,最后一命呜呼。其实,狱医只不过是轻轻地在囚犯手腕上划了一下,囚犯听到的只是滴水声,一切布局都是假的。然而,毫发无损的他却让假象夺去了求生的意志。我想这个故事给了我们这样一个启示:没有了求生欲望,没有了精神,足以致人于死地。下面,我就围绕《塑造精神家园无愧军旅人生》这个话题,与大家进行交流探讨。
(一)
古希腊物理学家阿基米德说过,给我一个支点,我可以把整个地球翻转过来。虽然他讲话本意在于形象地描述物理定律,但他也强调了支点的重要性。在人生的道路上,我们也需要支点,一个是物质的支点,即衣食住行等物质生活资料;另一个是精神支点。人如果没有了精神,就只是个可悲的躯壳。莎士比亚鄙视没有精神的人,他尖刻地说,
“一个人要是在生命的盛年,只知道吃吃睡睡,他算是什么东西?简直不过是一头畜牲”。这些哲人们强调的都是一个人要有点精神,这也是人区别于其它动物的显著特征。
1936年,美国作家斯诺曾经到延安采访。他看到毛泽东住的是简陋的窑洞,周恩来睡的是土炕,朱德穿的是用缴获的降落伞改制的背心……从这些小事情上,斯诺发现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军队有着一种独特的精神力量,他把这种力量叫做“东方魔力”,而我们则叫它为“延安精神”。这就是那个年代我军的一种强大的精神支柱。在长期的革命战争年代,我军正是凭借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上甘岭精神等,始终保持了强大的凝聚力,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在条件异常艰苦、恶劣,斗争异常残酷、激烈的情况下,用小米加步枪去抗衡敌人的飞机大炮,用双腿去和敌人的汽车轮子赛跑,打败了日本侵略者,打败了国民党B00万军队,打败了装备精良的美国佬,为建立社会主义新中国立下了不朽功勋。
时光接再,我们已经进入新世纪新阶段。这些精神对于我们新时期的革命军人来讲意味着什么呢?我想,下面这段对话,一定会对大家有所启发。
在美国西点军校门外有一个简介军校今昔的展览,担任讲解的主要是中心的工作人员,偶尔也会有军校的师生前来义务客串讲解。一次,一位中国军人在参观访问美国西点军校时与军校的一名教员进行了一翻对话,其中一段是这样的:
问:朝鲜战争对于以后美军以至美国的对华方针究竟有何影响和启示?
答:美国人从朝鲜战场上的失利得知,中国已不是过去的中国,中国军队也不再是过去的中国军队了。我们必须以极其审慎的态度来重新研究中国,重视中国。以我个人的愿望,中美之间不要再打仗。否则将会是两败俱伤,后果不堪设想。假如有一天不得不打的话,我只能祈望那时的中国军队不再有太多的毛泽东色彩。
问:此话怎讲?
答:美军不怕中国军队现代化。因为在这方面你们永远赶不上我们。怕的是中国军队的毛泽东化,换句话说就是革命化。中国军队离
塑造精神家园 无愧军旅人生 思想教育讲义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