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国际关系(1945年后的国际关系)
应系统掌握当代国际关系的历史发展过程和不同阶段的基本特征,并结合国际关系发展的现实进行深入的思考。应着重了解有关国家的外交战略和对外政策,从而对我国的外交路线、方针和政策有更深入的理解。
教学内容:
绪论
第一章战后初期的国际关系新格局
第二章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的高涨
第三章五六十年代的国际关系
第四章美苏争霸世界的斗争
第五章世界多种力量的发展
第六章冷战结束与国际关系格局的新变化
第七章冷战后的大国关系
绪论
当代国际关系的历史演进
从1945年9月到现在,这60多年大体上分为两个时期:
(一)冷战时期
(二)冷战后时期
(一)冷战时期及其基本特征
时间:1945年9月——1991年12月
基本特征:美苏对抗和两大集团的对峙
发展阶段:可分为五个发展阶段
1、1945——1949:战后国际关系格局确立时期;
2、1950——1959:两大阵营对抗和激励斗争时期,也是民族解放运动迅速发展的时期;
3、1960——1969:国际政治力量大动荡、大分化、大改组的时期;
4、1970——1979:美苏争霸和第三世界联合反霸的时期;
5、1980——1989:美苏关系既对抗又对话和世界多极化趋势进一步发展的时期。
(二)冷战后时期及其基本特征
时间:1992年初——现在
基本特征:国际关系格局发生深刻变化中
具体特点:
1、多极化趋势加速发展;
2、经济因素在国际关系中的地位显著上升;
3、相互依存和合作的发展趋势加快;
4、世界总的趋势在走向缓和。
第一章战后初期的国际关系新格局
第一节战后国际政治形势的变化
第二节盟国对战败国的处置
第三节美国争霸世界的全球战略
第四节苏联与社会主义阵营的建立
第一节战后国际政治形势的变化
总体上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国际力量对比发生此消彼长的变化;
二是新的国际关系格局——雅尔塔体系形成;
三是建立了新的国际机制——联合国。
一、二战结束时的国际政治形势
德、意、日三个法西斯国家战败投降;
英、法这两个世界强国遭到了极大削弱;
美国成为世界强国;
苏联经受了最残酷的战争考验,也成为世界强国;
欧洲和亚洲人民民主国家相继建立;
亚非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纷纷获得新生。
二、雅尔塔体系的形成
雅尔塔会议:
时间:1945年2月4—11日
地点:雅尔塔
人物:苏、美、英三国首脑
议题: 1、关于战后处置德国问题;
2、波兰问题;
3、成立联合国问题;
4、关于巴尔干问题;
5、关于苏联对日作战问题。
二、雅尔塔体系的形成(续)
雅尔塔体系:二战后期在以雅尔塔会议为代表的一系列重要国际会议上,苏、美、英三国就结束战争与战后世界安排问题通过的各种宣言,达成的各种协议,构成了雅尔塔体系。其主要内容是划分势力范围和维持战后几个大国的合作,共同领导世界。
三、联合国的建立及其影响
时间:1945年4月25日召开联合国成立大会
议题:成立联合国;制定《联合国宪章》
1、联合国的四个宗旨
2、联合国的七项原则
3、联合国的六个主要机构
4、成立的意义:对当代国际关系的重大影响
1、联合与安全;发展国际间的友好关系;促进国际合作;作为协调各国行动的中心
2、联合等;
会员国应善意履行宪章义务;
会员方法解决国际争端;
禁止会员国以武力相威胁或使用武力侵犯他国的领土完整和政治独立;
会员国对联合国依宪章规定采取的行动,应尽力给予协助,并对联合国采取防止和强制行动的与安全的必要范围内,确保非会员国遵守上述原则;
不得干涉在本质上属于任何国家国内管辖的事务。
3、联合国的六个主要机构:
大会
安全理事会
经济及社会理事会
托管理事会
国际法院
秘书处
4、成立的意义:对当代国际关系的重大影响
在缓解方面起了重要作用;
联合国是国际社会伸张正义的重要讲坛;
加速了非殖民化进程;
促进了各国在政治、经济、科技、文化和环保等领域的联系与合作。
第二节盟国对战败国的处置
一、五国和约的缔结
二、盟国对德政策的分歧与两个德国的建立
三、美国单独占领日本与旧金山和约
一、五国和约的缔结
在1945年8月波茨坦会议上,盟国决定设立苏、美、英、法、中五国外长会议,准备签订对意、罗、保、匈、芬的合约。
五国和约的缔结涉及苏美英法在巴尔干和地中海地区的战略利益:
苏联:要确保其在巴尔干地区的战果,并向地中海扩大影响;
美国:要阻止苏联在东欧和巴尔干地区建立势力范围;
当代国际关系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