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瓮安煤矿有限公司陡山井
井下巷道工程施工招标项目
招标编号:sy_001
探放水设计方案
编制单位:
法定代表人或
授权委托人: (签字)
编制时间:2012年12月3日
陡山井招标项目探放水设计方案
为了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继续深入扎实开展“安全生产年”活动的通知》(国发【2012】14号)精神,根据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国家煤矿安监局《关于开展煤矿防治水专项治理的通知》(安监总煤调【2012】29号)要求,进一步加强煤矿防治水基础工作,落实防治水各项措施,为达到“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目的,严格坚持“预测预报,有掘必探,先探后掘,先治后采”的原则,同时,为逐步实现“物探先行、钻探验证,化探跟进”的三位一体的探放水体系,综合预防水害事故的发生。特依据《煤矿安全规程》、《煤矿防治水规定》等有关规定,特编制《陡山井招标项目探放水设计方案》。
第一章概述
矿井概况
位置:位于黔南州瓮安县永和镇境内,地理坐标为东经7°27′—107°34′,北纬26°57′—27°8′,行政区划隶属黔南州瓮安县永和镇管辖。
交通:矿区位于位于瓮安县城东南11公里,矿区中心有瓮(安)黄(平)公路通过,以瓮安为中心的公路网可直通贵阳、遵义、马场坪和都匀、凯里等地,交通较为方便
二、地质与水文地质
1、地层
矿区及周围出露地层由老至新,依次为二叠系茅口组(P2m)、峨眉山玄武岩组(P3β)、吴家坪组(P3w)、长兴组(P3c),三叠系夜郎组(T1y)。
2、构造
工作区内大地构造位置为扬子准地台黔北台隆遵义断拱贵阳复杂构造变形区南部,构造总体呈南北向展布。
(1)褶皱
工作区位于洗马向斜的南段,包含了向斜之东西两翼,该向斜在区域上为一南面敞开,北段封闭的半封闭向斜。区域延展约16km,北窄南宽。核部出露地层为下三叠统夜郎组,轴部岩层倾角8—27度;两翼出露地层为二叠系的长兴组、吴家坪组、峨眉山玄武岩组、茅口组。西翼岩层倾向95°-160°,倾角11°-44°,东翼岩层倾向275-330°,倾角25°-60°。大致为一对称向斜,该向斜轴总体四反‘L’形。陡山矿田位于西翼南段(一井田)为单斜地层,越往北,轴部煤层埋藏离地表越深,在向斜西翼和轴部附近,发育有4条与轴向大致平衡的波状褶曲,轴长100—200m至700—800m。此外,沿该向斜近轴部发规模较小的次级小挠曲。
(2)断层
工作区内断裂构造不发育,仅发规模较小的近东西向组的F1、F2。
F1:发育于矿权南部。为一正断层,倾向南,走向延伸约350m,切割了吴家坪组第五段至夜郎组第二段下部地层,断层特征不详。
F2:位于矿权北部。为一逆断层,倾向160—165度,倾角75—79度,走向延伸约700m。最大水平断距140m。该断层对煤层具明显破坏作用,致使用使该地段煤层倾角变陡;垂直断距48m,向两侧遂渐减小。
根据为主提供的资料本矿在生产过程中揭露以下几条断层:
F10逆断层:位于地段最北边,井田北部边界。该断层沿走向长950m,倾向160—165度,倾角75—79°东南盘(上盘)相对上升并向东移,为一逆断层,最大水平断距140m,重直断距48m,向东(深部)断层逐渐增大后,复又缩小。向西(浅部)逐渐减少为零。
F11断层:位于地段北部,29勘探线两端,走向长约400m,倾向150度,倾角60度左右,南东盘(上盘)相对上升并向东移,属逆断层,水平断距30m左右,垂直断距约18m,局部破坏了断层的连续性。
次级小断层:与次级褶曲相伴的各个方向的次级小断层,在生产矿井中屡见不鲜,断距一般不大(小于2米)对开采无多大影响。
综上所述,区内构造复杂程度类型属较简单
3、煤层
区内含煤地层为二叠系上统吴家坪组第一段(P3w1),为一套陆地边缘沉积环境的细碎屑沉积岩夹煤层的沉积组合。细碎屑沉积岩之岩性为泥岩、粉砂质泥岩夹泥质粉砂岩,局部地段偶夹炭质泥岩、鲕状泥岩及角砾状泥岩,粉砂质、炭质含量在横向及垂向上有一定变化,但变化规律不明显。吴家坪组一段在区域上自下而上分布有A、B、C、D四层煤,但在洗马向斜一带,仅D层煤可采,含煤段自下而上含A、B、C、D四个煤层,其中仅D煤层可采,其余三层煤在区内仅个别点达可采厚度。,含煤段平均厚25m,%。煤层除D煤层分布于含煤岩系顶部外,其余煤层主要分布于中下部。通过以往勘查资料及开拓井道控制结果, -,-,,煤层厚度较为稳定,属较稳定性煤层。
4、水文情况
瓮安煤矿位于长江流域乌江水系,乌江南岸一级支流清水江三级支流白水河上游。矿区内煤层大部分(最低采矿标高为+600m)埋藏于最低侵蚀基准
探放水设计方案及措施(瓮安煤矿项目)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