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回风大巷探放水设计 XX JIN煤集团阳城晋圣固隆煤业有限公司
回
风
大
巷
探
放
水
设
计
二〇一二年十月二十四日
目录
第一章工程概况 2
第二章水文地质及水害预测 2
第三章探水设备及机构组织 4
第一节探水设备 4
第二节机构组织 4
第四章钻孔设计 6
第一节探水眼的布置 6
第二节超前距确定 7
第五章探放水施工 8
第一节探水前的准备工作 8
第二节探水施工 9
第三节探水钻的安装与操作 10
第六章安全技术措施 13
第七章避灾路线及救援 17
620东回风大巷探放水设计
第一章工程概况
一、巷道位置
地面位置:起点位于固隆煤业办公楼东侧,延方位64°00′00″延伸至井田东北边界处。
井下位置:
回风大巷开口位置在回风立井底,与主斜井井底车场贯通后,向东按设计方位64°00′00″一直延伸至井田边界。相对地表区域周围无任何建筑设施。
二、用途
620东回风大巷主要承担矿井生产期间的全矿井的通风任务,并做为矿井的主要回风大巷。巷道服务年限同矿井服务年限。
三、回风大巷施工工艺
采用综掘机掘进,用LWLX-180履带式装载机装岩,配6m3的自卸侧翻式箕斗提升,井筒设22㎏/m轻轨,木轨枕铺设,
四、井筒断面特征
巷道净宽6000mm,净高2500mm,矩形断面,。
第二章水文地质及水害预测
本巷道位于延河泉域西北部补给区,岩溶地下水流向由NW向SE至阳城县北留镇的延河泉排泄。地表水属黄河流域沁河水系。地面三个
井口及工业广场周边标高均高于历年最高洪水位。
主、副和立井检查孔都对风化带含水层段、风化带底面至3号煤层底板含水层段、3号煤层底板至奥陶系中统峰峰组顶部含水层段进行了抽水试验。
各含水层情况为:
一、风化带裂隙含水层段
钻孔揭露了该含水层段,水质类型为HCO3-Na·Ca及HCO3·SO4-Ca·Mg。,。
二、风化带底面至3号煤层底板含水层段
该含水层段包括二叠系下石盒子组、山西组地层,岩层裂隙不太发育,富水性相对较差。
三、3号煤层底板至奥陶系顶部含水层段
该含水层段包括石炭系太原组、本溪组及奥陶系峰峰组顶部地层,岩层裂隙不发育,富水性差。根据主井3号钻孔抽水试验,,。
四、地下水的补给与排泄条件
奥陶系中统马家沟组灰岩为区内富水性相对较强的含水层,主要接受大气降水补给,局部接受河道地表水渗透补给及上覆含水层的越层补给,集中向东南方向的延河泉排泄,(1990年),近年来有下降趋势。根据补给区与排泄区的分布位置分析,奥陶系中统灰岩岩溶地下水总的流向由北西向南东。
石炭系、二叠系地层由于具有含水层、隔水层相间成层的特点,对大气降水及地表水对地下水的补给存在不利因素,特别是深部岩层裂隙不发育,接受大气降水及地表水的补给主要受地形控制,在切割较深处以裂隙下降泉的形式排出地表,只有少部分垂向补给深部含水层。
第四系松散含水层多沿山坡及沟谷低凹地带分布,在山麓及基岩附近的第四系残坡积含水层主要接受大气降水补给及基岩风化裂隙水补给,向地形低凹处排泄。
五、水害预测
无大的水患,掘进施工坚持“预测预报、有掘必探、先探后掘”的探放水原则。
第三章探水设备及机构组织
第一节探水设备
探水设备选用ZLJ650型钻机,并配备200米的探水钻杆。
第二节机构组织
一、成立探放水机构
1、领导组机构
组长: 总工程师
副组长: 其他副矿级领导
2、领导组下设矿井探放水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地质防治水科
主任:地质防治水科科长
成员:地质防治水科、生产部、安全部、通风部、机电部等技术负责人组成。
3、探放水队伍:
施工队长:林日疆,施工副队长:白玄兴陈震云陈治群
队员:12人。
任务:严格按照“预测预报、有掘必探,先探后掘”的探放水原则和探放水设计,进行探放水及排水工作。
探放水队伍归生产基建部管理。
4、机电管理部:
责任人:张红卫
任务:负责探放水地点的通讯,负责探放水及排水设备(供电、水泵、管路)的完好管路,确保排水系统满足探放水要求。
5、通风管理部:
责任人:郑海峰
任务:负责探放水工作通风和有毒、有害气体的监测管管理,确保探放水地点的风量供给
6、安全管理部:
责任人:卫锁红
任务:负责探放水现场的安全监督工作。
7、生产基建部:
责任人:司育波阚迎春
任务:具体负责负责探放水工作。负责矿井探放水技术业务管理、监督考核工作。
二、领导组职责
1、领导组负责探放水过程中的人员安排及总体部署。
煤矿回风大巷探放水设计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