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原谅
新的学期开始了,这学期的一大工作重点就是开展师生共读一本书,营造书香校园的课外阅读活动。其实很期待能和学生研究语文书以外的读物,早明白读书的诸多好处、都知道多读书才能真正学好语文,却一直没有真正开展和落实的机会。不是教学上不够大胆,不想做新的尝试,首先要把学生们手中的课外书配齐就是一大难题。
这学期却有了这样的契机,校图书馆要给每个孩子配发两本课外书呢。我一边心中惊喜着,一边思考这课外阅读课的上法。思量再三,决定先拿上学期推荐给孩子的《草房子》来试试刀吧,这本书只推荐给了学生却没有领着他们一齐读呢,我想尝试地走走,为今后的全面开展课外阅读和经典诵读做铺垫。
阅读内容:第一章第二小节,主要研究人物——桑桑。
上课伊始,先让孩子们自行阅读第5——11页的内容,边读边标注,写下自己的评价和感受。孩子们翻看起来,有的两三个脑袋凑在一起,合看着一本,有的看看写写,有的静坐不动。学生们不同的形态,但眼神都同样的专注,不一会,大部分孩子看完了。我说大家能说说那一个地方特别吸引你?你了解到一个怎样的桑桑呢?
“老师,我觉得这个桑桑很顽皮,他看到别人在河上用网打鱼,他也想去尝试,结果把自己家的蚊帐当渔网来捕鱼,结果等一家人高兴地把两斤鱼虾吃光了,妈妈才知道,它们的来处。生气得不得了,我觉得很有意思。
”
“老师,我也喜欢这个情节,妈妈一边问鱼虾的出处,桑桑一边吃着支支吾吾地退向墙角,最后终于露馅,结果撒腿就跑。我觉得这一连串的动作描写地很精彩,很真实。我上回犯错就和这情景一模一样,就好像曹文轩描写的就是我似的。”
又一个孩子按耐不住,“这处结局很幽默,妈妈没有打他,而是摘掉他的蚊帐,结果桑桑被蚊子叮得浑身是包,连眼睛也肿起来了。可是他一点都不后悔自己的尝试,我觉得他很调皮、很可爱。”
学生们都露着笑容,说得眉飞色舞、听得津津有味。
话题继续着,“老师,桑桑是个很爱出风头的孩子,他在大夏天穿着厚厚的棉袄在空地上走动,做出莫名其妙的动作,引得老师和同学大笑,而他自己汗如雨下却还很陶醉。他希望能成为大家注意的焦点。我觉得和咱班的张家豪有点像,上回**课,他还把蔫了的足球扣在头上,变成个小和尚呢。”
教室里一阵哄笑,大家回味着这情景,更乐了。
“老师老师,桑桑总能做出一些出人意料的古怪行为,第6页提到他把家里的碗柜用锯子大加改造,然后和伙伴们费力地吊在树上,看着悬在半空的残废碗柜,他心里觉得很高尚,觉得自己都被自己感动了。在这里,我看出他的天真和善良。”
……
就这样说着、聊着。我和学生在谈笑中分析了几次精彩段落、总结了一两个写作技巧,一节课在轻松愉快气氛中很快结束了。
下课后,我总有种“怪怪”的念头,一个桑桑,让学生们兴奋地聊了一节课。而在聊的过程中,学生们定义这个制造麻烦的“小魔王”用了顽皮、可爱、天真、善良……,不难看出孩子们是很喜欢这个人物的,甚至是崇拜。就连我
学会原谅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