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以《蛙》为例莫言的艺术成就
关于以《蛙》为例莫言的艺术成就导读:晚的蛙鸣声如同成千上万的初生婴儿满带着怨恨和委屈在哭……吓得姑姑满身冷汗,她想逃离蛙声的包围,但无论她跑的有多快,无数凄凉而怨恨的哭叫声都从四面八方包围着她……这时从那茂密的芦苇深处,从那些银光闪闪的水浮莲的叶片之间,无数的青蛙跳跃出来。它们有的浑身碧绿,有的通体金黄,有的大如电熨斗,有的小如枣核,有的生着两摘要:莫言是当代一位非常优秀的作家,他在20世纪80年代走入人们的视野,一直创作颇丰,并以其独特的艺术成就带给当代文坛和广大读者很强的震撼力,因此,我们应该探究莫言的艺术成就,深思其成功的奥秘。本文以莫言的长篇小说《蛙》为例,分三部分浅析莫言的艺术成就。
关键词:莫言;《蛙》;魔幻现实主义
莫言获得了2012年的诺贝尔文学奖,这一消息振奋了所有中国人,尤其让文学界的研究者、学习者们激动不已。诺贝尔评奖委员会给莫言的颁奖词是“将魔幻现实主义与民间故事、历史与当下融合在一起”,寥寥数语,没有概括出莫言的全部艺术成就,也无法表达出读者对莫言作品的全部体会。在诺贝尔文学奖的颁奖典礼上,莫言作了题为《讲故事的人》的演讲,讲述了他本人的一些记忆,以及他如何渐渐成长为一个作家,也表达了他对文学创作的看法,以及文学创作应该站在一个什么样的立场的理由,让我们对于莫言的世界有了更进一层的认识。
本文将以莫言的长篇小说《蛙》为例,简要分析莫言创作的几个特色。
一、一位擅长讲故事的人
莫言三年级的时候就读了《林海雪原》、《青春之歌》、《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等作品,这样的大部头,对一个才三年级、汉字只能算刚刚识全的小孩子来说,不知道是不是有点庞大。读小学五年级的时候,因为文化大革命的爆发,12岁的莫言辍学回家开始放牛,这时的他在闲暇时开始读《三国演义》、《水浒传》等,实在没书可读时就读《新华字典》。可以说,莫言在很小的时候就对文学有一定的兴趣。莫言还讲述过他小时候听说书人说故事的一段往事,那时他凭借良好的记忆能力和表达能力,把听到的故事讲给母亲和姐姐听,后来甚至自己加以想象,把故事重新加工整理,来迎合母亲的趣味。所以,莫言在小时候就已经是一位很会讲故事的人。
莫言小说中的语言是极其流畅的,故事情节的发展也十分顺畅,读来给人畅快淋漓的感觉。且其中有许多神来之笔,让你不停地为作家的创作天赋而感叹。例如,在《蛙》的第一部分中,伙夫老王看到我们这群孩子定在学校伙房前的煤堆前面,以为我们想要进伙房哄抢食物,想赶我们走时,有这样一段描写:
“滚,小兔崽子们!这里没有你们吃的,回家吃你们娘的奶头去吧。我们自然听到了他的话,我们甚至也考虑了他的倡议,但他的倡议无异于骂人。……”这一句“我们甚至也考虑了他的倡议”把一个孩子的心理活动写活了,儿童的天真与顽皮跃然纸上,且用笔大胆,有放有收,这一句读起来十分有味道,但又不会让人觉得是在矫揉造作。诸如此类,在莫言的小说中还有很多。
所以我们说,莫言是一位很会讲故事的作家,他的故事,充满着感染人的文学的味道。
二、历史与当下的融合
《蛙》这部作品,以新中国近60年的波澜起伏的农村生育史为背景,以一位乡村妇产科女医生的人生经历为线索,回顾了国家“计划生育”政策的变化与影响,成功
关于以《蛙》为例莫言的艺术成就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