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受美国的大学教育(上)
标签: 美国 大学教育 时寒冰 分类: 评论 2009-10-11 23:29
感受美国的大学教育(上)
——美国访问、交流之二
时寒冰
美国因何而强大?
这是许多人心中的谜团。
这次美国之行,在美籍华人吴隆、Susan等的引荐下,我近距离接触了美国的大学教育,为那种自由交流构筑起来的享受型教育而震撼。
从洛杉矶驱车两个多小时,到达了San Diego(汉译:圣迭戈或圣地亚哥),据朋友介绍,圣地亚哥大学属加州第三大学,近年来排名上升较快。该校国际生(美国以外国家的学生)的比例为2%。
我运气比较好,正好赶上学校开学,我上了Barry Naughton(巴瑞·诺顿)教授的第一节课。Barry Naughton教授是美国研究中国经济问题的著名专家,其观点对美国政府有着较大影响,著有The Chinese Economy(该书也是美国一些大学的中国经济教材)等多部著作。
Barry Naughton在开讲时,谦虚地说:“
今天,中国学者时寒冰先生来听课,我非常不好意思,我讲15分钟,请他为大家做个演讲。”然后,他转向我,“这样安排会不会让你为难?”这个开局让我很意外,我赶紧说:“我是来学习的,非常希望分享教授的研究成果,到后面我再讲点吧。”Barry Naughton说:“那好吧,我先讲点有趣的东西。”
当他打开PPT开讲的时候(下图一、二背景中的PPT即是其中一页),我吃了一惊。新学期第一课,他讲的竟然是次贷危机后的中国经济,讲了中国应对危机所采取的措施,及这些措施可能带来的影响。Barry Naughton用了“赌”这个词。他说:“目前来看,中国赌赢了,中国经济在复苏。”但是,他认为,中国救市措施过猛,造成了非常大的隐患。并且,他认为,这种猛药催生出来的经济增长的可持续难以维持,他预计,2020年以前,中国经济增速将逐步下滑……
接下来本来是互动的环节,但Barry Naughton把剩下这1个小时的时间给我演讲了。
由于Barry Naughton讲的都是最新内容,下面听课的学生都非常认真。这些学生分别来自美国、中国、日本、韩国、印度等国。
我认为,这一点是非常值得中国的大学教育借鉴的,当老师们拿着他们自己都认为严重过时的教材宣讲时,听课的学生是不可能有兴趣的。我个人认为,中国的小学、初中教育虽然以应试为主,缺少与实践的结合,有诸多缺陷(见我的一篇旧文
《中美差距从儿童就已拉开》),但是,毕竟还是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如果大学教育能够多一些交流和实践,就能弥补不足,迅速赶上去。遗憾的是,在最关键的大学教育,中国却几乎是放弃了。很多学生厌学,忙于谈恋爱等事务,而我在美国San Diego大学的几天,感受到的最震撼的,是学生浓厚的学习热情,他们积极提问、发言,与老师交流、互动,这样的学习环境,你不想学都难。
同样感到震撼的,是教师们的敬业精神。在刚入校的时候,一位50来岁的教师热情地向我介绍学校的情况,谈到与学生们在一起的时光,她眼睛里闪耀着幸福的亮光,那是一种发自内心的幸福和快乐,而这一切的一切,都源于两个字“敬业”
感受美国的大学教育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