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污染及其防治
考点4:
考试说明:
★主要的环境污染问题及其成因、过程和危害
★主要环境污染问题的防治措施
第四章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
课本内容: 《环境保护》第四单元;
一、水污染及其防治
1、成因:
水体污染源向水中排放水体污染物(主要有三大来源:工业废水、农业废水、生活污水),超过了水体的自净能力,导致水体化学、物理、生物等方面特征的改变。
*水污染按成因分:
①生物性污染:动物污染(如寄生虫)、植物污染(如藻类)、微生物污染(如病毒)
②物理性污染:悬浮物质污染(如泡沫塑料)、热污染(如冷却水)、放射性污染(废水中含有放射性物质)
③化学性污染:污水中含有某些化学成分:营养物质(含氮、磷)、油类污染物质(如石油)、无机有毒物质(如重金属)、有机有毒物质(如有机农药)等。
约20吨镉泄漏,波及河段将达300公里,
龙年伊始,广西龙江河镉污染事件引
发舆论持续关注。最新信息显示,涉嫌
违法排污的是金城江鸿泉立德粉材料厂、
广西金河矿业股份有限公司。
金城江鸿泉立德粉材料厂,这是
一家主要进行重金属铟的提炼的
小企业,镉是提炼铟的伴生物。
工厂的排污口是一口深近10米、
直径1米有余的暗井,直通龙江。
广西金河矿业股份有限公司,废渣
堆放量是5万吨左右,这家公司废渣
堆放场所未达到国家标准,成为污
染源嫌疑企业之一。
2、危害:
造成水质恶化;危害人体健康;改变水生生态系统,导致水生生物大量死亡,从而破坏生态环境;
对工农业生产的危害:
水污染后,影响工业产品的产量和质量,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水污染会使工业用水的处理费用上升,增加产品生产成本。
农业使用污水,会使作物减产,品质降低;会使农作物物种发生变异,甚至导致作物死亡;农田遭受污染,降低土壤质量。
预防:加强水体保护的法制宣传教育,提高人们保护水体的意识;
严禁工农业生产废水、生活污水直接排放或通过有效控制,使污染源排放的污染物减少到最小值。
治理:必须进行污水处理,确保达标排放。
管理:加强对污染源、水体及处理设施的监测与管理。
3、防治
例:(2011海南)26.(10分)环境保护
云南丽江古城“城依水存,水随城在”,1997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后,游客剧增。据2005年监测,河流流经古城前后,水质由优变为较重污染。
据资料分析丽江古城河水污染的原因,并提出治理河水污染的建议。
原因:游客剧增,旅游(服务)业迅速发展,生活污水量猛增且(未经处理、不达标)排入河中。(4分)
建议:合理控制进入古城的游客量,将游客接待转向新城区,逐渐实现古城“外住内游”;(2分)严格执行污水达标排放,控制生活污水直接向河中排放,兴建污水排放管网;(2分)兴建污水处理设施,提高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2分)(其他合理建议酌情评分,每项建议不超过2分,总分不超过6分。)
形成条件分析:人口众多,经济发达导致大量含N、P、K ;水量少或流速慢导致水体自净能力差;纬度位置低或夏季导致水温高等。
防治:
防止含N、P、,必须进行污水处理,确保达标排放。(最根本);提高水体自净能力(增加水量或提高水体流速)等。
赤潮:大量含N、P、,导致藻类(硅藻、甲藻等)过度繁殖.
水华:大量含N、P、K ,导致藻类(蓝藻、绿藻等)过度繁殖.
危害:造成水质恶化;危害人体健康;改变水生生态系统,导致水生生物大量死亡,从而破坏生态环境等。
4、常见的水污染——水体富营养化(赤潮和水华)
二、大气污染及其防治
1、成因:
大气污染源(天然污染源:如火山爆发;人为污染源:工业污染源、生活污染源、交通污染源等)向大气排放大气污染物(气溶胶状污染物:粉尘、雾、降尘、飘尘、悬浮物等;气体状态污染物:SO2、NOx等)超过大气的正常含量。
2、危害:
降低大气可见度,影响交通; 危害人体健康;影响其他生物的生存和发展.
控制污染源,减少污染物排放量:
能源措施:节约能源,提高能源利用率;改进能源消费结构,开发利用清洁能源(太阳能、风能、水能、潮汐能等)和低污染能源(如天然气);
管理措施:集中供暖供热,尽可能降低能源在生产与使用过程中对生态环境所造成的危害;
技术措施:对燃料进行预处理;改进燃烧技术;使用消烟除尘技术。
3、防治
加强大气环境保护的法制宣传教育,提高人们保护大气环境的意识。
植树造林,科学规划城市绿地面积。
(植物具有净化空气、吸附粉尘、吸收大气中的污染物等作用)
酸雨的形成:在燃烧煤、石油、天然气等过程中,向大气排放的二氧化硫和氮氧化合物等酸性气体,在大气中遇到水滴或潮湿空气,转化成硫酸或亚硫酸以及硝
水污染及其防治1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