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数学思维
郑毓信
2008,12于广东
引入:从一篇文章谈开去
“关于数学教育若干重要问题的探讨——对话特级教师王凌的读书笔记”(王凌、余慧娟,《人民教育》,2008第七期),第39-45页)
主要内容:对于若干“语录”的解读。
背景(按)
前一段时间,我在网上神游,忽然发现许多数学教育网站、数学教师的博客上都流传首“王凌的35条精彩语录”,而且点击率很高。如今能成为“语录”的东西该是稀罕物了。打开仔细一看,真是“精彩”!浓缩了不少数学教育的思想精华。能写如此“精彩语录”的人,不用管“语录”从何而来,都代表了一种学养,一种品位。我决定见识见识这位隐藏着的智者,就其中的某些“语录”向王老师发问。经过两轮挑战和对话,形成了如下的文字,
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一篇读书笔记为什么会引起人们如此的兴趣?
这一事件又给了我们什么样的启示?
[按]
……我决定见识见识这位隐藏着的智者……经过两轮挑战和对话,形成了如下的文字,也拿来与更多的读者分享——数学教师该读什么书,数学教育的精髓是什么?数学理论该如何用实践来解读——这一系列困扰每一个教师的问题的答案。
另一段对话
“这些笔记的确很精辟,但是我觉得您的解读更精彩,从某种角度讲,能用恰到好处的实例来解读理论的人,比只会给出抽象理论的人更伟大,因为这不但表明消化理论的能力,也代表了思考的透彻与思想的成熟。您让我们看到了浓缩的理论后面丰富的实践风景,同时也引发了新的思维风暴。”
启示(1):教学研究的一条可能途径
用恰到好处的实例来解读理论。
启示(2):关于教师培训工作
培训形式的必要转变。
应当积极引导教师去读书、读好书。
加强学习的意义(1)
了解发展动态,明确教学研究的方向。
[例1] 一段评论
“新课程实施以来,广大一线教师在实践中不断遇到新问题,如‘算法多样化’、‘创设情境’、‘小组合作’等,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老师们对这些问题的认识逐步趋于清晰并付诸实践,而近两年来,‘解决问题’的教学成了教师们最为关注的话题……”(《小学数学教育》编辑部,2008年第七期)
走进数学思维..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