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的清洁
国际洗手日是世界卫生组织在2005年提倡,在该年的10月13日订立的,目的是呼吁全世界透过洗手这个简单但重要的动作,加强卫生意识,以防止感染到传染病。在此之前世卫发表了一份研究报告,指出用适当的洗手方法,来养成洗手的习惯,是可以减少儿童患上肚泻等病症达53%。以世卫估计每年有1800万儿童死亡而当中90%是五岁以下的幼童,若然以养成洗手的良好习惯,至少可以拯救达一半数目的儿童。节日主旨是推动全球性的普遍教育,推动洗手对健康的重要性。特别是针对医护人员,因为他们是经常接触能威胁人类性命的疾病来源的一群。
什么时候要洗手?
1、当手被呼吸道分泌物污染时,如打喷嚏及咳嗽2、触摸过公共物品,例如电梯扶手、升降机按钮及门柄后3、在接触眼、鼻及口前4、进食及处理食物前5、大小便后6、为幼童或病人更换尿片后,及处理被污染的物品后7、探访医院及饲养场前后8、外出回家后及接触动物或家禽后
美国北卡罗来纳州大学附属医院的感染控制专家近期研究发现,与用消毒泡沫、消毒湿巾擦拭等新净手方式相比,传统的用肥皂和水洗手的方法除菌效力最强。研究人员给62名志愿者的手上涂上细菌和病毒,然后让他们分别用14种净手用品和自来水清洗或擦拭,最后发现,使用肥皂和水洗手的效力并不亚于使用氯消毒剂,能够除去绝大部分病菌,甚至包括炭疽病毒孢子。而医院常用的含酒精洗手泡沫则达不到这样的效果。使用消毒湿巾擦拭的方法,消除病菌的效率最低。
卫生习惯养成技术方法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