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维
山居秋暝
古代诗歌基本知识介绍
诗歌发展的概况:
《诗经》《楚辞》
汉魏五、七言古体诗
唐诗
宋词
元曲
明传奇
清(集大成)
现代诗(自由体、律诗)
近体诗知识
旧诗分“古体”和“近体”,始于唐朝。唐人把当时新出现的格律诗称为近体诗(又称“今体诗”),把产生于唐以前较少格律限制的称为古体诗。后来人们袭用唐人的说法。《梦游天姥吟留别》、《琵琶行》、《茅屋为秋风所破歌》都是古体诗。近体诗又有“律诗”、“绝句”之分
返回
律诗
①诗句字数整齐。分为五言和七言(简称五律、
七律)。
②规定诗句数量。一般每首八句(十句以上者称为排律或长律)。
③中间两联必须对仗。每两句成一联,八句律诗计四联,依次为首联、颔联、颈联、尾联(末联)。其中颔联、颈联的上下句必须是对偶句。又,每联中上句称出句,下句称对句。
④有严格的声律要求。第二、四、六、八句押韵(首句可押可不押),通常押平声韵,一韵到底。每句中用字平仄相间,上下句中的平仄相对或相粘,有“仄起”与“平起”式。
解剖本诗形式学习近体诗形式特点
山居秋暝
王维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首联
颈联对仗
尾联
1、旧体诗歌分“古诗”(古体诗)、“近体诗”、“词曲”三类,近体诗又有“律诗”、“绝句”之分,本诗八句,每句五字,是五言律诗。 2、律诗每首四联,依次称为“首联”、“颔联”、“颈联”、“尾联”。每联的上句叫“出句”,下句叫“对句”。 3、中间两联必须对仗。 4、凡双数句都必须押韵(首句可押可不押)一般押平声韵,一韵到底,不可换韵。如本诗的“秋”、“流”、舟”、“留”。 5、每句各字的平仄有严格要求,特别是2、4、6字的平仄不得随意变更(这一点对中学生不作要求)。
了解近体诗的有关知识
颔联对仗
.绝句
每首定格为四句,以五言、七言为主,简称五绝、七绝,偶有六言绝句。韵律与律诗相同,只是不一定对仗。
返回
诗歌
古体诗
句数、字数、格律要求不严格
近体诗
律诗(八句)
绝句(四句)
七律
五律
七绝
五绝
押韵平仄对仗
字数、句数
词
有词牌限制格律,依据长短可分为长调、中调、小令
曲
有宫调、曲牌限制格律
可分为杂剧、散曲。散曲又可分为套数、小令
四言、五言、七言、杂言古诗
乐府诗(题目上有的加“歌”“行”“吟”“引”等)
山居秋暝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王维(701—761),字摩诘,蒲州(今山西永济)人。开元九年(721) 进士。累官至尚书右丞,世称王右丞。晚年闲居蓝田辋川。诗与孟浩然齐名, 称为“王孟”。前期写过一些边塞诗,但其作品最主要的是山水田园诗,通过田园山水的描绘,宣扬隐士生活;体物精细,状写传神有独特成就。苏轼曾赞:“味摩诘诗,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著有《王右丞集》。
诗人小传
★这首诗描绘了哪几幅山村晚景图?请依示例,展开想
象,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后几幅图画。
提示:可从光、色、形、静态、动态等方面展开联想。
示例:
第一幅“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初秋的傍晚,山雨初霁,万物一新,树木繁茂, 空气清新,高山寂静,宛若世外桃源。
展开想象,再创意象
赏秋韵图之美
.山水田园诗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