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族简史
草原上的天堂
目录
一、蒙古族历史
二、蒙古族文化
三、蒙古族艺术
四、蒙古族习俗
蒙古族历史
1206年,铁木真在斡难河畔举行的忽里勒台(大聚会)上被推举为蒙古大汗,号成吉思汗,建立了大蒙古国。蒙古汗国的建立,对蒙古族的形成具有很大意义。从此,中国北方地区第一次出现了统一各个部落而成的强大、稳定和不断发展的民族——蒙古族。在成吉思汗的率领下,从1219年到1260年,蒙古族三次西征,先后建立横跨欧亚的窝阔台、察合台、钦察、伊儿四大汗国。在西征的同时,又挥师南下。从成吉思汗到忽必烈,历经70余年征战,统一了中国,建立元朝。
蒙古族文化
民族图腾——狼图腾
蒙古民族的狼图腾最早只是古代乞颜部落孛儿只斤氏的图腾,这在《蒙古秘史》和《蒙古源流》中都有记载。经过数百年演绎,狼图腾被人们当成了整个蒙古民族的图腾
《蒙古秘史》开篇明确写道:“成吉思合罕的祖先是承受天命而生的孛儿帖赤那(苍色狼)和妻子豁埃马兰勒(白色的鹿)一同过腾汲思海来至斡难河源头的不儿罕山前住下,生子名巴塔赤罕”。反映了唐代末期,两个以狼鹿为图腾的蒙古部落姻族从额尔古纳河西迁的重要史实。
狼图腾
蒙古族的艺术
长调民歌
蒙古牧民在长期游牧劳动中创造了长调民歌形式,用以抒发情感,表现游牧生活。长期流传过程中,长调民歌已形成完整的体系,包括草原牧歌、赞歌、思乡曲、婚礼歌、情歌等不同歌曲种类。
好来宝
“好来宝”的蒙古族语意为“连起来唱”或“串起来唱”。唱词为四句一节,押头韵。或四句一押韵,或两句一押韵,也有几十句唱词一韵到底的情形。表演的节目,篇幅可长可短,艺人们往往即兴现场编词演唱。节目内容既可叙事、又可抒情,有赞颂,也有讽刺。修辞手法包括比喻、夸张、排比、反复等的运用十分普遍。从而使其表演具有风趣幽默,节奏明快,又酣畅淋漓的特点。
乌力格尔
乌力格尔,汉语意思为“说书”,因采用蒙古语说唱,故又被称作蒙古说书,是蒙古族的一种曲艺形式。
马头琴
在众多乐器中,马头琴最受蒙古人推崇。马头琴是蒙古人独有的传统乐器,具有十分独特的风格。传统马头琴是个长约四尺,以木为杆,顶端雕刻一个马头,下端有一铲形皮鼓,用马尾系成两条弦,再用马尾做成一个弓弦,演奏时它能发出悠扬深沉的声调。马头琴的演奏与其它拉弦乐器有所不同,它的弓弦不是夹在琴弦之间,而是琴弦外拉奏。
四胡
蒙古族四胡是最具蒙古族特色的乐器之一,分高音四胡、中音四胡和低音四胡三类。高音四胡音色明快、脆亮,多用于独奏、重奏、合奏;中低音四胡音色浑厚、圆润,擅长演奏抒情性乐曲,并主要为科尔沁民族说唱艺术乌力格尔和好来宝伴奏。它们在蒙古族人民的文化生活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蒙古族四胡代表性曲目有《赶路》、《八音》、《阿斯尔》(以上为大四胡)、《莫德列马》、《弯弯曲曲的葡萄藤》、《荷英花》(以上为小四胡)等。蒙古族四胡文化积淀丰厚,表现力丰富,技艺自成一体,旋律悠扬、古朴,是从事半农半牧生产方式的蒙古族人民杰出的音乐创造,在蒙古族历史学、文化学、民俗学、中外文化交流等方面都具有很高的学术研究价值。
蒙古族简介课件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