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阳市吴塘初中2009-2010学年度第一学期
初三年级美术教学案
课题
鲁迅
课型
新授课
时间
主备人
王霞
审核人
教学目标
1. 初步了解文学和艺术的关系,了解各种艺术的表现形式。
2. 用各种美术手法表现鲁迅的作品,并尝试以课本剧的方法探索
表现鲁迅的文学作品。
3. 进一步了解鲁迅作品的精神及其人格魅力。
重点
了解鲁迅生平事迹,学习鲁迅精神的内涵。了解鲁迅同中国现代版画艺术的关系。学会欣赏、评述版画的主要表现语言和手段,具备综合探索的能力,吸收中国传统的文化艺术。
难点
学习鲁迅精神的内涵。分析欣赏鲁迅及其笔下的艺术形象的特征。培养、提高学生的探索、实践能力。
学习过程
旁注与纠错
第二课时
课前准备:
(学生)版画制作的各种工具,材料以肥皂为主。
(教师)《鲁迅》、《孔乙己》、《祝福》、《木刻过程》等影视片段、示范作品,各种鲁迅作品图片等。
教学过程:
,复习旧知。
(1)学生展示介绍鲁迅的研究报告。选择一个比较好的小组报告做展示(用幻灯片的形式展示鲁迅的身平及内容等),并随后展示学生收集的各种相关鲁迅的艺术形象。
(2)学生再次阐述对鲁迅及其作品的理解,加深对知识点的掌握。
,激发兴趣。
(1)课件展示鲁迅笔下作品,分析采用了什么艺术手法?
学生根据教材回答:版画、漫画等。
(2)教师总结,指出鲁迅先生不仅是文学家,而在版画艺术上也有着很高的造诣,展示鲁迅为自己的书籍所做的木刻版画作品。
(3)出示鲁迅参与木刻讲习班、座谈会等活动的图片。说明鲁迅与新兴木刻运动的关系。鲁迅是中国新兴木刻运动的倡导者。为扶持新兴木刻,鲁迅呕心沥血,不遗余力,做了大量的工作。如亲自举办木刻讲习班,收集和介绍中外木刻作品,举办各种画展,编辑出版画集等。
(4)提问:同学们是否也想尝试一下?激发学生的兴趣后,介绍木刻的过程。
,激发创意。
(1)请学生说说课本上的鲁迅形象作品的主要表现手法,并将自己感兴趣的形象模仿着画下来。
(2)教师总结,采用雕、刻的主要表现形式,体会刚才观看的木刻技法。课件再次展示刚才的技法过程,让学生学习技法。
欣赏图例《孔乙己》,
鲁迅2 王霞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