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裤装结构设计
教学目标:
本课题要由理论与实践教学两部分来完成,理论教学中要以男式裤为主来讲解裤的制图原理与制图过程。学生能够达到熟练的进行男裤制图的目的。
教学重点、难点:
裤装结构设计方法
教学手段:
多媒体讲解理论,打板室实践指导
教学内容:
第一节男裤结构构成原理
一、人体下部体表结构与裤装结构构成(一) 人体下部体表角度计测及其与裤装结构关系
腹凸夹角与臀凸夹角
由于人体腰臀存在一定的差数,表现出人体腹凸、臀凸与腰围形成夹角。一般情况下腹凸夹角平均值为8度,臀峰角度平均值为18度。而这两个夹角正是前后中缝撇势与困势的依据。
下体腰臀存在一定的差数
图(3)中表现出人体腹凸、臀凸与腰围形成夹角∠A、∠G ,一般情况下∠A为腹凸夹角,平均值∠A=8º ,∠G为臀峰角度,其平均值∠G=18º。这两个夹角是设计裤装前、后中缝撇势与困势的依据。前体表角度与前裤片的撇势相对应,臀侧夹角与裤侧缝撇势对应,腹凸夹角则与前中缝撇势对应。
臀峰夹角为18度。这是设计后中缝撇势与困势的依据。后体表角度与后裤片中缝、省道对应,臀峰夹角的大小,决定了后省量的大小,臀裂夹角的大小则与后中缝困势相对应,直接影响后中缝困势的设计。
(二)男、女体型腰臀差异分析
,,男体人体的腰臀比为W/H=,女体的腰臀比为W/H=。由于此差异导致了男性的臀峰夹角为18度,女性为20度;男性的臀裂夹角为10度, 女性为12度。
二、裤装结构构成原理
裤装结构
(一)腰围的放松量与比例分配
1、腰围的松量设计
贴体型可加放1~2cm
适体型可加放2~3cm
宽松型可加放2~4cm
2、腰围的比例分配分析
(1)在进行西部规格设计时,腰围由于受臀围前小后大、裤裆的牵制作用以及插袋方便,腰围也遵循前小后大。前腰围=W/4+放松量/4-1;
(2)对于肥肚型裤装,由于肚腹增大,腰围可设计成前腰大于后腰或者等量设计
(3)对于低腰裤装,由于腰线降低,前后腰围常取等量设计,以适应前中缝、侧缝撇势减小的变化。
(二)臀围放松量与比例分配
1、臀围放松量的设计
2、臀围的比例分配分析
(1)由于人体的腹凸小于臀凸以及裆底的牵制作用。
前臀围:H/4+放松量/4-1cm
后臀围:H/4+放松量/4+1cm
(2)裤装造型或人体体型的变化,引起的前身的臀围大于或等于后身。
如前裤身采用多褶宽松造型、肥胖凸肚者等。
男装结构设计男裤装结构设计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