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孩子成为一个懂礼貌、有修养的好孩子。
站立、微笑、目光对视、握手和语言问候,是见面礼仪中的五个基本因素。
走向生活的第一步——见面礼仪
文/ 李红
生活中离不开人与人的交往。交往中我们所展示的是我们的家庭和我们所受的家庭教育,我们就是家庭的形象代表。家庭是孩子社会化的起点,是孩子走向社会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孩子从出生起就生活在家庭中,家庭的文化氛围和家庭成员的举止言谈使他耳濡目染,使他形成了带有自己家庭文化特征的行为表现和语言表达。
交往中最能直观感受的就是礼仪,礼仪是家庭文化和家庭教育的直接表现。礼仪教育就是要有目的地在家庭生活中,培养孩子良好的基本行为规范,使他成为一个懂礼貌,有修养的人。
什么是礼仪?礼仪就是当别人在看着你和听着你的时候,你所表现出来的言谈举止。
礼仪不是做给别人看的,而是发自内心的真诚和善意,礼仪也不是为要赢得别人的好感而做,而是基于对他人的重视和尊重。礼仪教育不靠说教,而是靠父母良好的行为榜样,以及生活中对孩子进行教育和不断的行为练习。因此,在家庭生活中,父母要有意识地培养孩子,使孩子具有礼仪观念和行为。
见面礼仪是孩子礼仪教育的第一课,也是孩子走向生活的第一步。通过见面礼仪,孩子展现了家庭教育的质量,集中体现了家庭文化及修养。下面就见面礼仪的具体细节与父母谈谈应该如何培养孩子的礼貌行为。
一、站立与人见面的第一步是抬头,挺胸,身体放松站直,双手自然下垂,落落大方地站立给人一种自信感。歪斜和松懈的身体给人不雅的感觉。可以引导孩子通过体育锻炼舒展身体,生活中随时提醒和纠正孩子的身体姿势。
二、微笑在你精神饱满站立的同时,脖子放松,面带微笑,你内心的友好与善意就通过脸上的微笑自然地传达给了对方,使他感到温暖,感到自己是被你接纳的。冰冷的面孔和木然的表情给人拒绝感,使人感到难以接近。可以让孩子通过照镜子看自己微笑的样子,既要自然也要适度。
三、对视在你站立和微笑的同时,你的眼睛一定要看着对方,形成目光对视,使人感到你对他的重视和接纳。你的目光会流露出你内心的想法和情感,也会自然而然地带出你脸上的表情,使人感到你是可亲近的人。游离的目光或下垂的目光都会使人感到你心不在焉,同样给人拒绝感。平时可以和孩子玩目光对视的游戏,让孩子学习集中目光与注意。
四、握手握手一般用于第一次与人见面
让孩子成为一个懂礼貌的人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