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1):10
复方丹参滴丸治疗慢性胃炎104例
张海鸥,杨云明
(福建省第二人民医院,福建福州350003;福建省老年医院,福建福州350003)
关键词:胃炎;中药疗法;丹参滴丸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0-338X(2001)01-0010-01
笔者在临床以复方丹参滴丸治疗冠心病、高脂血症时, 发现有些患者不仅冠心病症状减轻, 血脂下降, 连原有的慢性胃炎诸多症状也得到改善。于是试用来治疗慢性胃炎, 并以复方丹参片作对照, 治疗观察156例, 疗效满意, 现报道如下:
1 一般资料
本组病例根据《慢性胃炎中西医结合诊断、辨证、疗效标准(试行方案)》(见《中西医结合杂志》1990年第5期318页)进行确诊。
选择慢性胃炎具有瘀血证候患者156例, 其中男96例, 女60例; 最小年龄16岁, 最大62岁, 平均年龄43岁; 病程最短1a, 最长20a, 平均5a; 慢性浅表性胃炎60例, 慢性糜烂性胃炎48例, 慢性萎缩性胃炎48例。以2:1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 病员分布情况见表1。
表1 2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组 别
例数
男性
(n)
女性
(n)
平均年龄(岁)
平均病程
(α)
浅表性胃炎(n)
糜烂性胃炎(n)
萎缩性胃炎(n)
治疗组
104
59
45
45
39
33
32
对照组
52
37
15
41
21
15
16
从表1可见,2组具有可比性(P>)。
2 治疗方法
脾胃虚寒夹瘀型:症见上腹饥饿性疼痛, 痛如针刺, 进食缓解, 喜热喜按, 疲乏无力, 舌淡紫、边有齿痕, 苔白, 脉迟涩。治宜健中散寒,活血祛瘀。治疗组用黄芪健中汤(炙黄芪24g,酒白芍24g, 桂枝6g, 炙甘草3g, 生姜3片, 大枣7枚)煎汤送服复方丹参滴丸,每日3次,每次10粒。对照组则用黄芪健中汤煎汤送服复方丹参片,每日3次,每次3片。
肝胃不和夹瘀型:症见上腹刺痛,嗳气吐酸,胀满,烦躁不安,口苦纳呆,舌淡紫边、有瘀斑,苔黄微浊,脉弦细涩。治宜疏肝和胃,活血祛瘀。方用柴胡疏肝散加减(柴胡6g, 赤白芍各24g, 枳壳6g, 川芎9g, 香附6g, 海螵蛸20g)煎汤,治疗组送服复方丹参滴丸,每次10粒,每日3次;对照组送服复方丹参片,每次3片,每日3次。
脾胃实热夹瘀型:症见上腹刺痛、胀满,痛势急迫、拒按,心烦易怒,泛酸嘈杂,口干,口苦,口臭,舌红、边有瘀斑,苔黄厚,脉弦。治宜清胃泻火,活血祛瘀。方用清胃散加减
(黄连6g, 黄芩9g, 丹皮9g, 当归6g, 枳壳6g, 升麻6g)煎汤,治疗组送服复方丹参滴丸,每次10粒,每日3次;对照组送服复方丹参片,每次3片,每日3次。
2周为1个疗程,治疗3个疗程后胃镜复查,若病灶消失或明显好转,可单独续服复方丹参滴丸或复方丹参片1—2个疗程。若未见明显好转,可按上法再服1个疗程。
3 疗效观察
疗效标准
痊愈:临床症状消失,食量增加,胃镜检查病灶炎性病变消失,粘膜正常。显效:症状大部分消失,胃镜检查病灶炎性病变明显好转。进步:症状减轻,胃镜检查病灶炎性病变未明显好转。无效:症状及胃镜所见无改善
复方丹参滴丸治疗慢性胃炎104 例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