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识教育带给我的启示
美国心理学家威谱·詹姆斯有句名言:“人性最深刻的原则就是希望别人对自己的加以赏识”。赏识,是指充分认识到人的积极因素,并加以肯定与赞赏。赏识对于成长中的孩子来说是至关重要的。3到6岁是培养一个人成就感和自信心的关键时期,这一点已被中外许多教育学、心理学专家所肯定。
12年的教育教学工作,使我深深体会到,“赏识教育”可以发现孩子的优点和长处,激发孩子的内在动力。对孩子进行赏识教育,尊重孩子、相信孩子、鼓励孩子,可以帮助孩子扬长避短,克服自卑、懦弱心理,树立自信心。对幼儿进行赏识教育,是促使孩子将自身能力发挥至极限的最好方法,是促使孩子形成自信、走向成功的有效途径,其所能达到的教育效果往往出乎我们的意料。结合教育教学实践,我想谈谈赏识教育带给我的一些启示:
赏识教育的作用
(1)通过赏识教育,可以维护幼儿的自尊,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保护幼儿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望。在班级中,调皮的孩子经常容易犯错误,在集体活动中往往注意力容易分散,他们通常比较自卑、自责、不知所措。这时,他所需要的是帮助、安慰。
(2)赏识教育能挖掘幼儿的潜能,使其能力得到充分的发挥。每个孩子的聪明才智和先天禀赋都基本相同,但他们最后的成就却各不相同。很大程度上与孩子的自信心、潜能发挥有关。作为一名教师,应该充分挖掘孩子的潜能,使其充满自信,从而促使其能力得到正常甚至超常的发挥。这就要求教师不能对教育进行一刀切,要尊重幼儿的个性差异,对幼儿任何一个小小的闪光点都要加以肯定,帮助发展,而不能打消幼儿的积极性。要懂得教育,学会欣赏,并正确引导,使学生多种多样的才能,天资得到充分的发展,也只有这样才能挖掘每个学生的潜能。
(3)赏识教育能培养幼儿的独立性,耐挫力。由于赏识教育是不怕失败的教育,敢于放手,因此他能够让孩子在生活中得到磨炼,增强勇气,使其在失败中吸取教训,并顽强地站起来,这一次次的尝试,无形中发展了孩子的独立性、承受力,使孩子能在失败中得到经验促进发展,而不是在失败中挫败自信。
赏识教育的操作
(1)抓往关键,掌握赏识教育艺术
赏识幼儿要有一定的艺术性。实践证明,发现幼儿的闪光点是赏识教育的关键。在幼儿的一日生活中,老师应以赏识的眼光关注每一个幼儿,发现其“闪光点”,以积极的态度欣赏。接受和喜爱身边的每一个幼儿,并注重随机教育,不失时机地为孩子的点滴进步喝彩。哪怕是幼儿做错了什么,也切忌大声呵斥,而应该讲究艺术,语气要婉转而富有启发性,既帮幼儿找到不足,又保护幼儿的自尊心。这样,幼儿才能从教师的态度中敏锐地感到教师对他们的热爱与信任,从而使自己充满自信。
(2)多方引导,培养幼儿自赏能力
自信是健康心理的重要标志。接纳自我,对自己赏识是自信的基础,是帮助幼儿形成自信心、培养幼儿自赏能力的重要手段。而针对幼儿性格特点,因材施教、多方引导,则是培养幼儿自赏能力、树立自尊自信的有效途径。
在幼儿园,培养幼儿自赏能力的方法很多。“击鼓传花”是幼儿喜爱的活动形式,在活动中,老师通过引导幼儿说出“接住花”的小朋友的优点,并给予鼓励和赞赏等方式,既可让幼儿感受到被赞赏的快乐,又培养了幼儿关注别人优点,克服不足的良好”,大班幼儿很感兴趣,画“你今天值得称赞、欣赏的地方”,幼儿更来劲。而每天放学前,老师通过引导大班幼儿回忆自己的好行为
赏识教育带给我的启示----夏青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