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认识一元一次方程教学设计.docx


文档分类:中学教育 | 页数:约5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5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5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第五章一元一次方程
认识一元一次方程(一)
尉国霞
一、教学目标
1、通过经历从实际问题到建立方程的过程中,感受方程作为刻画现实世界数量关系的有效模型的意义,从而体会模型思想;
2、通过经历借助类比、归纳的方式抽象一元一次方程的过程中,概括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了解一元一次方程解的概念,并在概括的过程中体验归纳方法;
3、通过用一元一次方程刻画身边的问题,使学生在分析实际问题情境的活动中体会数学知识的应用价值。
二、教学重点
学生在实际问题中分析、找到等量关系,准确列出方程,并总结所列方程的共同特点,归纳出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
三、教学难点
由特殊的几个方程的共同特点归纳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
四、教学方法
以教师的教为主导,以学生的学为主体,以探索为主线,以思维为核心的七环节教学模式
五、教学过程
环节一,游戏导入
小游戏:猜年龄
1、大家一起猜老师的年龄,老师的年龄乘以2加1,结果为65,老师的年龄是多少呢?
2、同学们随便想一个人的年龄,将这个人的年龄乘以2减4,将你的结果告诉老师,老师能够迅速猜出你想的那个人的年龄。
3、同学们继续随便想一个人的年龄,将这个人的年龄乘以2减4,再把结果乘以2减5,把最后的结果告诉老师,老师能够迅速猜出你想的那个人的年龄。
问题:1、比较算术解法,方程解法。
2、复习什么叫方程?
意图:游戏1是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游戏2学生老师的速度应该相当,游戏3老师的速度应该快,游戏2、3是为了让学生初步感知方程解法的优越性。
环节二:自主阅读、学习
内容:让学生阅读本节教材P130-P131随堂练习之前的内容。结合课本多以问题串的形式呈现内容的特点,粗读并完成书上的填空题。(大约10分钟)
目的:通过读书的过程,再次让学生回忆起小学学过的等式的概念、方程的概念,对课文所设置的较简单又熟悉的实例中的各种量的关系分析清楚,找出等量关系,列出方程,体会不同类型的方程.
注:学生在这个环节的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书写不规范,错误的地方,提醒学生注意。
环节三:情境引入
内容:以课件的形式与学生共同分析完成课本呈现的五个情境:
(1)如果设小彬的年龄为 x 岁,那么“乘 2 再减 5 ”就是2 x - 5 ,所以得到方程:2 x - 5 = 21
(2)某长方形操场的面积是 5 850,长和宽之差为 25 m,这个操场的长与
宽分别是多少米?
如果设这个操场的宽为 x m,那么长为(x + 25) ,化简
(3)小颖种了一株树苗,开始时树苗高为 40 cm,栽种后每周树苗长高约 5 cm,大约几周后树苗长高到 1 m?
如果设 x 周后树苗长高到 1 m,那么可以得到方程: 40 + 5 x = 100
(4)根据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数据,截至 2010 年 11 月 1 日 0 时,全国每 10 万人中具有大学文化程度的人数为 8 930 人,与 2000 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增长了 %.
如果设 2000 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时每 10 万人中约有 x 人具有大学文化程度,那么可以得到方程: ( 1 + % ) x = 8 930
(5)甲、乙两地相距 22 km,张叔叔从甲地出发到乙地,每时比原计划多行走1 k

认识一元一次方程教学设计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5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xxj16588
  • 文件大小55 KB
  • 时间2018-07-25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