签名:
备课
时间
主备
教师
所在
单位
复备
时间
授课教师
所在
单位
集备
课题
认识厘米,用厘米量
上课
时间
项目
内容
修改栏
教
学
目
标
知识能力
认识长度单位米,初步建立1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米=100厘米, 会用米尺测量物体的长度。
过程方法
通过测量、观察、比较等学习活动,在建立1米长度观念的基础上,培养学生观察能力以及估算物体长度的意识。
情感态度价值观
体验观察、比较的数学思想和方法。培养学生细心、认真的学习习惯,感受教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
教学
重点
学会测量长度的方法和建立1米的实际观念
教学
难点
建立1米的实际观念和知道1米=100厘米
教学
准备
1米的直尺、折尺、卷尺,4厘米、6厘米长的纸条。 1米的卷尺,1根较长的绳子。
课时
分配
1课时
教学流程
讨论与修改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创设情景,生成问题
(1)量物体的长度用什么工具?已经学过的长度单位是什么?用两个手指比一比1厘米有多长?2厘米,3厘米呢?
(2)用刻度尺量物体的长度应注意什么?指名两名学生量下面纸条的长度.
以回答的方式复习了以前所学的知识,从而引出本课所学的知识,让学生明白数学源于生活用于生活
通过情景设置,激发学生探索新知的欲望。
(3)现在我请一位同学来量黑板的长。说说有什么感受(学生用自己的刻度尺量,很不方便,不容易得出结果).因此,量比较长的物体或者距离,如操场东边到西边有多远,,今天我们学习认识米、用米量.
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1)认识米请同学们猜猜1米有多长,用手势比画。
(2)出示米尺,这是一把米尺,观察它的刻度(是以10厘米为单位)
让学生观察自己带来的1米长的卷尺,和教师1米直尺的刻度是一样的.
(3)体验
那么1米到底有多长呢?教师用1米的直尺,量一量从地面到讲台桌的什么地方是1米,,让学生观察1米有多长.
让学生用自己的卷尺,把两臂伸开,看一看到什么地方是1米,两人互相量一量身高,从地面到身体的什么部位是1米,你的身高比1米高,,不足1米高的儿童可以不买车票,超过1米则要买票,同学们乘车要自觉遵守这一规定.
。
观察
猜想
验证
通过自己量身高,来初步感知1米的概念,从而学习2米、3米……
通过测量、观察、比较等学习活动,在建立1米长度观念的基础上,培养学生观察能力以及估算物体长度的意识。
让学生在身体上找到接近1米的长度,知识形象化。
学生动手操作有利于知识的掌握。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厘米,1厘米有多长呢?同学用两手指比一下,??
教师出示折尺,这是一把折尺,伸直正好是1米,与1米的直尺相比,、20厘米、30厘米、……、,1米里面有100厘米;请同学们看看你的卷尺,1米里面也是有1
认识厘米,用厘米量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