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校园民谣发展史技术方法.ppt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18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8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8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校园民谣发展简史
校园民谣就是广受学生喜爱,流行于校园,体现校园生活和学子心境或感受的创作,或称为“校园歌谣”、“现代民歌”、“乐府民风”等等。
校园民谣形象地反映出青年学子的生活,表现出年轻人的蓬勃朝气、青春活力以及他们那富有诗意的浪漫气息,其曲风总体来说朴实明快、积极向上,充满活力。感情率真,真挚,富于浪漫气息。
歌曲大都创作于校园之中,乐曲伴奏简单轻快,多使用民谣吉他,简单易学且伴奏音流畅,简洁,轻快。没有太过复杂的旋律以及太过复杂的音乐伴奏。
因此,在校园中非常流行校园歌曲还代表着校园文化,代表着人生中最美好最纯真的学生时代的记忆。
目录
一、校园民谣的起源
二、校园民谣的初步发展
三、校园民谣在大陆生根发芽
四、校园民谣的前进足迹
五、总结
一、校园民谣的起源
最早的校园民谣这种歌曲形式是在日本出现的,并不像许多人认为的那样,最早出现在我国台湾。
1868年,品川弥二郎创作了一首《阿宫先生》,校园民谣的雏形便出现了。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校园民谣热在日本走向低潮。
校园民谣概念的首次出现,是在七十年代初的台湾。扬弦的《渡口》、赵树海的《子夜徘徊》、胡德夫的《少年中国》等。这些人的作品包括台湾民谣时代后期的大批校园歌手,如罗大佑、齐豫、侯德建、黄大成、红蚂蚁等,他们民谣的校园民谣的先驱者,他们构成了一个绝对经典的时代。
三、校园民谣在大陆生根发芽
大陆校园民谣的产生,最为直接、深远的影响来自台湾的校园民谣。1994年4月,一盒名叫《校园民谣Ⅰ》的盒带由大地唱片公司发行,从此校园民谣有了自己的名字。
校园民谣在传入大陆后,逐渐成了一种音乐现象:它首先被那些对音乐有着执着追求的校园歌手们所吟唱、使之流行于中国大陆的各个高等学校,然后因为一个成功的商业运作迅速风靡了整个社会并产生了极大反响。
在这合唱片中给人印象最深的是高晓松、老狼合作的《同桌的你》以及《睡在我上铺的兄弟》,它们将校园民谣推向了巅峰。
四、校园民谣的前进足迹
(一)开篇
代表人物:叶佳修、李建复、潘安邦、罗大佑、
刘文正
代表作品:《乡间的小路》、《龙的传人》、《外婆的彭湖湾》、《童年》、《雨中即景》等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大陆刚开始进行改革开放,内地乐坛还只是一潭平静的湖水,校园内传唱的仍是“红色歌曲”。此时,在台湾以校园民谣创作为代表的新生代创作歌手如雨后春笋,并取得很大的成就。
1980年,李健复推出了首张专辑《龙的传人》。作品一经问世便在岛内引起轰动,成为几个世纪的经典。
由叶佳修创作、潘安邦演唱的歌曲《外婆的彭湖湾》让还是学生的叶佳修一夜成名,此后,他的一系列乡村风格作品:《赤足走在田埂上》、《乡间小路》均成为经典。
初出茅庐的罗大佑为转投到滚石旗下的张艾嘉制作了专辑《童年》而声名鹊起;歌曲《童年》也成为了罗大佑最得意的作品之一。
刘文正,作为校园民谣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他留下如《雨中即景》、《若是你在我身边》、《小雨打在我身上》,那时,他的表演动作与嘴型都很夸张,衣着光鲜华丽,加上外形魁梧、相貌英俊,一时间成为了许多妈妈级歌迷们少女时期的梦中情人!
(二)盛世篇
代表人物:郁冬、老狼、叶蓓、高晓松、小柯等。
代表作品:《露天电影院》、《同桌的你》、
《白衣飘飘的年代》、《青春无悔》、
《冬季校园》等。
这一时期,内地乐坛正经历着“西北风”和“港台风”两场风暴的洗礼。几个回合下来,内地音乐不仅惨败而归,还暴露了大把大把的体制、制作、宣传、发行的不健全。夹缝中的校园民谣随之扶摇直上。

校园民谣发展史技术方法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8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坚持
  • 文件大小1.98 MB
  • 时间2018-07-25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