痔疮的治疗传统治疗与新方法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
痔疮的治疗原则
痔无症状不需治疗,只有并发出血﹑脱垂﹑血栓形成及嵌顿等才需治疗。
内痔的治疗宜重在减轻或消除其主要症状,而非根除术。解除痔的症状较消除痔体更有意义。
应以非手术疗法为主,当非手术治疗无效或三期内痔周围的结缔组织被破坏时才考虑手术。
应视痔的不同发病机理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
内容
1. 痔的概况
2. 保守疗法
3. 手术疗法
4. 新技术应用
痔概况
定义:是直肠末端粘膜下和肛管皮肤下的静脉丛发生扩张、曲张所形成的柔软静脉团。
分类:内痔、外痔和混合痔。
病因:静脉曲张学说认为痔静脉瘀血曲张形成痔。
肛垫下移学说认为肛管上部正常肛垫的病理性肥大即痔。
痔概况—外痔
定义:发生于肛管齿线以下,是痔外静脉丛扩大曲张或痔外静脉破裂或反复炎症感染纤维增生而成。
临床分型:结缔组织性外痔、静脉曲张性外痔、血栓性外痔及炎性外痔。
病因病机:多因湿热下注;或肛门裂伤,毒邪外侵等因素致气血运行不畅,经脉阻滞;或因热伤血络,瘀结不散而成。
保守疗法—外痔
内治法: 理气化瘀法(活血散瘀汤)
清热利湿法(萆薢渗湿汤)
理气健脾升提法(补中益气汤)
外治法: 熏洗法(苦参汤、五倍子汤或热水)
外敷法(消痔膏、太宁乳膏或黄连膏等)
塞药法(复方痔疮栓、太宁栓、肛泰栓等)
保守疗法—内痔
内治法:风伤肠络证(凉血地黄汤、槐花散)
湿热下注证(脏连丸)
气滞血瘀证(活血散瘀汤、止痛如神汤)
脾虚气陷证(补中益气汤)
口服复黄片、痔康片、消脱止、地奥司明及安络血等。
外治法:熏洗法(苦参汤、五倍子汤或热水)
外敷法(消痔膏、痔疮消肿止痛膏、太宁乳膏等)
塞药法(复方痔疮栓、太宁栓、肛泰栓等)
挑治法(尾骶部结节挑治)
冷冻法(液态氮等)
其他疗法
1 注射疗法:
目的:硬化萎缩,坏死脱落。
适应证:各期内痔或兼有体弱贫血者及较严重
疾患者;混合痔的内痔部分,有显著止血效果。
禁忌证:内痔感染、嵌顿坏死、炎性水肿及外痔;合并严重内科疾病者。
常用药物:5%石炭酸甘油、消痔灵注射液、6%明矾液等。
操作方法:四步注射法。
痔疮的治疗课件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