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掌声》教学设计.doc


文档分类:幼儿/小学教育 | 页数:约12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2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2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新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29《掌声》教学设计
教材简析:
这篇课文是作者回忆上小学时一位残疾同学英子在同学们的掌声鼓励下克服了自卑、忧郁的心理,鼓起了生活勇气的故事。掌声代表赞赏、理解、支持、鼓励,传递了同学们对英子的关爱,正如课文所写的“大家的掌声给了我极大的鼓励,使我鼓起勇气微笑着面对生活。”课文共有5个自然段。第1自然段写英子由于残疾而自卑、性格忧郁。第2、3自然段写演讲课上发生的事情。第4自然段写演讲后英子的性格改变了。第5自然段写那一次掌声对英子人生道路的重要作用。文章感情充沛,语句优美,使学生受到深刻的感情教育,又是进行阅读训练的好材料。
设计理念: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因此在教学中,我紧扣英子情感变化这条主线,将掌声前后的英子进行对比,让学生通过各种形式的读,去体味英子的情感变化,从而充分领悟掌声的内涵,进而明白文章所蕴涵的道理。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知道人与人之间都需要关心、鼓励。要主动的关心、鼓励别人,也要珍惜别人的关心和鼓励。
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整体把握课文内容,感受英子在掌声前后的变化以及掌声的内在含义。
教学过程:
一、预习探究
师:孩子们,在学习中,在生活中,你得到过别人的掌声吗?(学生回答)
师:大家说的很精彩,我发现在你们获得成功时,总会有人把掌声送给你们,也许是一个人为你鼓掌,也许是很多人为你鼓掌,这是多么幸福的事啊!掌声蕴含着无穷的力量,甚至可以改变一个人,这是英子告诉我的,这节课,让我们走进英子,去聆听她的故事。
板书齐读课题。
设计意图:“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教师如果能通过巧妙的导入设计,调动学生,创造出各种与课堂教学目标相对应的情境,那就为一堂好课奠定了坚实的基调。我在本课时的导入时,让孩子入境于无痕中,让学生把自己得到掌声时的感悟在无形中化入了本课时的导入中,顺其自然,一切都在融洽氛围中悄然展开的。
二、合作交流
1、请同学们读读课文,要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并且想想课文发生了什么事情?开始吧!
2、生自由读文。
3、课文我们读了一遍,不知生字掌握的如何,老师把这些生字请上了大屏幕。(出示生字)看谁读的又快又准。
4、谁来说说课文中发生了什么事情?学生概括文章大意。
过渡:掌声改变了英子的生活,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英子的生活,看看从前的英子是个什么样的孩子。
三、品读体验
(一)下面,就让我们走进课文,走近英子,进一步了解她。
,你的眼前浮现出了一个怎样的女孩?
A、她很文静,我是读了这个句子知道的——她很文静,总是默默地坐在教室的一角。上课前,她早早地就来到教室,下课后,她又总是最后一个离开。
教师引导:“默默地坐”体会到文静,“总是”体会到与众不同的文静。
B、出示句子:上课前,她早早地就来到教室,下课后,她又总是最后一个离开。
说明英子生怕被别人看见,害怕别人嘲笑她。
多么文静的英子!英子不声不响,坐在教室的角落,她希望自己是一个被人遗忘的角落,多么自卑啊!她早早到校,又晚晚离开,生怕引起别人的注意,生怕别人看到她走路的样子,她的内心是多么孤独。
C、因为她得过小儿麻痹症,腿脚落下了残疾,不愿意让别人看见她走路的姿势。
教师引导从“小儿麻痹症、残疾”看出英子很可怜,“不愿意”看出很自卑,怕别人取笑。
是啊,可怕的疾病给英子留下了终身的残疾,留下了痛苦的回忆和伤痛,让英子失去了灿烂的微笑,失去了童年的快乐,让她的内心充满了孤独、自卑和不自信,我们一起有感情地读第一段。
2、引读第一段:因为英子得过小儿麻痹症,所以——,因为不愿意让别人看见她走路的姿势,所以她总是——
3、(1)从我们的分析中可以看出从前的英子是个什么样的孩子?
指名回答并板书:孤独、自卑、忧郁、沉默
(2)看来,同学们都很理解英子。那时的她不爱说话,默默无闻,多么可怜!你能把她的痛苦、孤独通过朗读表达出来吗?
(3)指名读。
设计意图:记得曾经有一位老师这样说过“语文教学,不是解释,不是说明,而是一种心灵的润泽,是一次难忘的充沛的情感经历”。通过教师引导,学生的理解,充分感受到英子内心的痛苦和孤独。
(二)学习第四自然段
可是后来,就这样一个文静、忧郁的女孩却变了个人似的,变成什么样了?请你默读课文其他自然段,找一找。
1、指名回答,你找到了哪一自然段?
2、出示并齐读第四自然段。
3、现在的英子是个怎样的女孩?你从哪里看出来?指名回答并板书:活泼、开朗、自信
同学们,是什么让英子有了如此巨大的改变?让我们走进她的课堂,看看当时的情景。
设计意图:有比较才有发现。通过和上面的内容

《掌声》教学设计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2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yzhfg888
  • 文件大小461 KB
  • 时间2018-07-26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