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数学文化,领略数学之美
摘要: 数学教育本质上是数学文化的教育,数学文化走进高中课堂,深入实际教学,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拓宽学生的视野,使学生受到文化渲染,产生文化共鸣,体会数学之美和数学文化在人类文明和社会发展中的意义。
关键词: 数学文化高中数学数学之美
著名数学家柯朗在名著《数学是什么》的序言中写道:“今天,数学教育的传统地位陷入严重的危机。数学教学有时竟变成一种空洞的解题训练。”事实上柯朗指出的问题在中国普遍存在,高中数学教育在一定程度上成为解题教育,会做题、能考试的就是好学生。中国的孩子从小学到高中都是在应付考试中度过的,往往有知识没文化,有技术没思想。然而数学教学不仅是为了让学生掌握一种“工具”和“方法”,更重要的是会用数学的方式进行理性思维,同时也是为了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素养,即看问题的数学角度、有条理的理性思维、逻辑推理能力与习惯和运筹帷幄的素质。
孔子的教育思想是“全人教育”,教育的目的是使人的无限潜能得以开发。数学是人类抽象思维的产物,其本身就是一种文化,它的内容、思想、方法和语言是人类文明的主要组成部分和不可缺少的重要文化力量。数学文化分为广义和狭义两个方面:宏观地观察数学,往往与数学史相联系,即从历史上考察数学的进步,揭示数学的文化层面。微观的一面,即从具体的数学概念、方法和思想中揭示数学的文化底蕴。数学如同文学、诗歌、和绘画一样可以使人得到心灵的表达、安慰和净化。数学文化是人类创造的优质文化,数学活动以人为核心,追求真理,处处展现美的力量,
“物不自美,因人而美”。
数学文化是对教学内容的拓展和延伸,其中包含知识的由来与发展,数学家的故事等。高中老师应从身边的数学、数学典故和数学问题出发,把数学知识上升到思想和方法的层面上。数学文化提供了丰富的教学资源,帮助高中教师顺利地完成教学任务,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在高中数学主干课程中努力做到:溯源析流,道术合一。把数学文化渗透到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使学生广泛地接受数学文化的熏陶并形成良好的数学素养。让数学文化点亮高中数学课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热情,坚定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这样学生既学到数学知识又体味到数学文化的深邃,感受到数学思想的深刻性和数学的优美。从而把数学之美,智慧之美播种到高中生的心田。
――介绍知识的由来与发展
苏教版必修一中首次出现了数学文化相关的内容――“函数概念的发展”,讲述了早期的函数是几何观念下的函数,到十八世纪发展到代数观念下的函数,十九世纪的函数概念是对应关系下的函数,现代的函数概念是集合论下的函数,至此人们更深入地理解了函数的本质,“函数”一词是由我国清朝数学家由“function”译来的。函数概念的发展涉及历史的发展,高中数学老师在讲授函数概念的同时介绍相关知识,不仅贴合课程内容,更能增添学习的趣味性,体现数学的文化价值,使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的产生和发展源于实践,以
及数学对推动社会发展的作用。
――榜样的力量
在苏教版教材中出现了很多数学家的故事,如必修三的阅读“尚克斯算错了吗?”,讲述了英国数学家尚克斯十年如一日将π值计算到707位小数,英国大学生弗格森对尚克斯计算的π值的608个数字作了统
推广数学文化,领略数学之美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