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种高难套损井的套损形态及修井工艺
西安石油大学石油工程学院
套管损坏原因与修井技术
套管损坏原因-地质因素
断层附近的井易发生套管损坏
地层倾角越大的井越易发生套管损坏
射孔井段部位易发生套管损坏(射孔井段套管最易发生应力集中)
泥岩部位易发生套管损坏(泥岩遇水膨胀引起地应力集中所致)
套管损坏原因-地质因素
井筒周围地应力分布不均易发生套管损坏(注采不平衡、高压注水、转抽、钻调整井、关注水井等情况,都会使原来暂时处于平衡状态的地应力重新分布,造成某些井点压力高或特高,而这些井点的井身就成为地应力作用的对象,当井身抵抗不住应力的作用就会套损)
井壁坍塌油层出砂易发生套管损坏(油水井在生产过程中压裂、酸化有时导致套管外的水泥环损坏,在井筒不同部位形成空洞,严重时会有井壁坍塌,在井筒里出现水泥块和砂,由于地层的压实作用,在空洞与地层交界面处存在的切应力,就能导致套管损坏)
套管损坏原因-工程因素和其他因素
压裂施工
套管质量不好
施工中丝扣受损(丝扣部位受到损坏,一是在装卸运输过程中有磕碰现象存在,二是下套管过程中套管和套管连接时对扣不准确,偏磨丝扣,三是在投产之后进行的各种施工,多少要刮碰丝扣部位)
报废井封堵不及时
腐蚀
修井技术
有落物的井,根据井中落物形态制做打捞工具,经反复打捞争取将落物打捞上来,对于打捞不上来的采取磨铣措施
套管变形井,一般使用胀管器胀管:经多次起下胀管器才能打开通道、整形,或者进行燃爆整形,通过这些办法,把套管被挤小的变径重新撑开,达到正常套管内径
套管变形井经整形后,一般要进行加固。为防止大修后再次变形,在整形后下加固管来增加和提高套管抗挤压的强度
修井技术
套管有漏点的井采取取套措施,如套管破裂、错断的井,在取套深度允许的情况下,通过套铣,倒扣,打捞把井中套管一根一根的捞上来,然后再把新套管下入井内,按照要求与井中的套管对扣接起来,固井、试压合格达到要求,使其修复
套管弯曲严重通道打不开,套管错断后上下断口偏离很大,施工时又很难找到鱼头的井,目前工艺技术又无法修复的井,只好采取报废措施。
几种高难套损井的套损形态及修井工艺
在近年的油水井大修施工中,修井的难点主要是套损井通径小于Φ70mm的井、落物与断口平齐的井、严重坍塌出砂井、大段弯曲变形井、多点严重损坏的井
目前,对这些套损井尚无完好的修复措施,修复率很低。即使要采取工程报废措施,因没有打开通道捞出落物,井内有落物阻拦,报废液也不能有效进入变形点以下井段,难以达到地质部门对报废的要求
上述几类套损井修复的关键是打开套管通道,这是实施其他修井措施的基础
通过对复杂套损形态和相应修井工具的研究,使这几类难以修复的套损井得到修复或者报废,是修井工艺急需解决的问题
套损井通径小于Φ70mm的井-套损形态
这类井主要以套管错断损坏为主,分为活动型错断和非活动型错断两种
在大庆油田885口待修井中,有190口井,%
这些套损井通径一般小于70mm,错断口上下套管轴线错开50~120mm,~2m,损坏点深度一般在800m以下,井内有落物,部分井还大量出砂和岩块,修复的难度很大
套损井通径小于Φ70mm的井-套损形态
几种高难套损井的套损形态及修井工艺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