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VTE下肢静脉血栓.pptx


文档分类:医学/心理学 | 页数:约13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3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3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下肢深静脉血栓
定义诱因
临床表现
辅助检查
治疗
预防
下肢深静脉血栓
定义 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in thrombosis ,DVT)是指血液在深静脉血管内不正常的凝结,阻塞管腔,导致静脉回流障碍。全身主干静脉均可发病,尤其是下肢静脉,又以左下肢最为多见。
高危人群 高危人群如果没有预防措施,患小腿DVT的概率40%~80% 髋部骨折及术后、下肢骨折及术后尤其是术中应用止血带的原发下肢血管疾病、高龄、女性、吸烟、糖尿病、肥胖心功能不全和以往有DVT形成史、长期卧床患者
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主要因素 ,静脉血流瘀滞,增加了激活的血小板和凝血因子与静脉壁的接触时间,容易引起血栓形成。静脉瓣膜的瓣窝内血流缓慢,且易产生涡流,是产生血栓的主要部位。
(1)化学性损伤:静脉内注射各种刺激性溶液和高渗溶液,如各种抗生素、有机碘溶液、高渗葡萄糖溶液等均不同程度地刺激静脉内膜,导致静脉炎和静脉血栓形成。
(2)机械性损伤:静脉局部挫伤,撕裂伤或骨折碎片创伤均可产生静脉血栓形成。股骨颈骨折损伤股总静脉,骨盆骨折常能损伤髂总静脉或其分支,均可并发髂股静脉血栓形成。 (3)感染性损伤:化脓性血栓性静脉炎由静脉周围感染灶引起,较为少见,如感染性子宫内膜炎,可引起子宫静脉的脓毒性血栓性静脉炎。
常见于妊娠、产后或术后,创伤,肿瘤,长期服用避孕药等情况。而外科手术和创伤是并发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常见诱因,如骨折等。可由于血小板数增高、凝血因子含量增加、抗凝血因子活性降低而造成血管内异常凝形成血栓。
临床表现 (一)疼痛是最早的症状,主要因血栓激发静脉壁炎症反应和血栓远端静脉急剧扩张,刺激血管壁内末梢神经感受器的缘故。大多出现在小腿腓肠肌,大腿或腹股沟区域,大多数病人主诉下肢疼痛性痉挛或紧张感,活动后加剧,卧床休息或抬高患肢可减轻。
(二)肿胀下肢肿胀是最主要的或者是唯一的症状,除少数因下腔静脉血栓形成而表现为双下肢肿胀外,绝大多数为单侧下肢肿胀。肿胀的程度依静脉闭塞的程度和范围而定。
(三)浅静脉曲张 是深静脉血栓形成后的继发性代偿反应。如果血栓累及深静脉主干,特别是髂—股静脉血栓段,可有明显的下腹部和腹股沟的浅静脉曲张。后期血栓机化常遗留静脉功能减退,导致浅表静脉曲张,色素沉着,溃疡,肿胀等为 DVT综合征。
DVT的辅助检查 血浆D二聚体测定,彩色多普勒超声探查(可作为DVT患者的常规检查方法),静脉造影:是DVT诊断的“金标准”放射性核素血管扫描检查,螺旋CT静脉造影。
治疗 药物治疗静脉溶栓加抗凝治疗、手术治疗静脉切开取栓、介入治疗导管直接向凝块内滴注药物溶栓及保留导管内溶栓治疗、下腔静脉滤器置放、中医中药
深静脉血栓重在预防 加强评估,做好高危人群宣教,抬高下肢,早期活动,促进静脉血液回流对大手术后的病人,应抬高下肢20°—30°,下肢远端高于近端,尽量避免膝下垫枕,过度屈曲,影响静脉回流,鼓励病人深呼吸及咳嗽。
对高危因素或高凝状态的病人,最有效的预防方法是增加活动量。鼓励病人早期下床活动,术后24h就应开始做下肢抬高训练。不能下床者,应鼓励并督促病人在床做踝泵运动。
踝泵运动 ——简单、易行、效果显著的下肢功能锻炼方法 踝泵运动分为屈伸和绕环两组动作。
弹力袜向患者详细讲述使用弹力袜的意义,并教会病人如何使用。加强功能锻炼:教会病人慢节奏的用力行足背伸屈运动,有效的发挥小腿肌肉泵的作用,有利于下肢静脉血回流。

VTE下肢静脉血栓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3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龙的传人
  • 文件大小1.65 MB
  • 时间2018-07-26
最近更新